【#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作文》,欢迎阅读!
![撩乱,陌上,柳絮,飞来,相逢](/static/wddqxz/img/rand/big_39.jpg)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赏析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
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
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
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 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 香车,代丈夫的行踪。
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
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
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
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
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
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 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
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
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 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
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
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参考资料:、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