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曲》,欢迎阅读!
一、 概述
元曲:散曲+元杂剧
散曲:小令+散套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
元曲要素:唱(唱词)、科(动作)、念(对白)
关汉卿:曲圣(《窦娥冤》在京剧中被称为《六月雪》)
马致远:曲状元、秋思之祖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白朴《梧
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卢梭《中国孤儿》。第一部被搬上外国舞台的中国戏曲】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
头马上》
【白朴《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序:止淫奔也。】
元好问:金元之际。对元曲做出开创性贡献。(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
教生死相许。)
二、 元曲体制
1、 宫调的: 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有正宫、中吕
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
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
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 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
3、 曲韵: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6、衬字:曲与词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
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
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三、 元杂剧(俗称“元曲”)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
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
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
元杂剧特点:一人主唱。结构上四折一楔子。
四、 南戏(元曲:北曲)
南戏:百戏之祖。
南戏之祖:高明(字则诚)《琵琶记》
四大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杀狗记》、《白兔记》、《拜月亭》(幽闺
记)
生:男性角色。【老生(末):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
又称须生。小生:青年男性。武生:擅长武艺男性。】
旦:女性角色。
五、备注
一人永占(李玉传奇剧):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明《琵
琶记》(蔡伯喈、赵五娘)、冯梦龙《精忠旗》(岳飞精忠报国)、孟称舜《娇红记》、李玉
《清忠谱》(东林党反抗魏忠贤。剧中描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抗争的场面,在舞台
上展示了市民暴动的壮烈景象。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属首创)、洪昇《长生殿》、孔尚任
《桃花扇》(李香君)、方成培《雷峰塔》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汤显祖。临川才子】:牡丹亭(杜丽娘、柳梦梅。原名《还魂记》。
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