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图书分类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小班图书分类案例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脑科学家指出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4.5岁至12岁。而绘本是早期儿童最喜爱的书籍,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要培养儿童较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拥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拥有明亮的光线,充足的阅览席位。由于图书馆是以阅读为主的文化场所,因此其他干扰因素较少,容易使幼儿专心阅读。图书馆书架不能太高,绘本的封面最好是面向读者展示出来的。第二,丰富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提供比家庭、幼儿园以及其他私人绘本馆更为丰富的绘本资源。而且针对一些家长不知该如何更好的给孩子讲故事的情况,丽江市图书馆每两周还举办一期“周末故事会”活动,邀请阅读推广人到图书馆为家长和小朋友们分享绘本。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让儿童进一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同时增进亲子阅读技巧。第三,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才。图书馆拥有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才,从采选图书到图书分类上架到阅读指导都代表着专业性。图书馆挑选的儿童读物都是拥有较高水准的大奖绘本。而且按照主题和年龄进行了二次分类,能让读者较快选到满意的图书。
考虑到幼儿阅读的特殊性,不仅要考虑到年龄特征,还应考虑到故事情节类及科普类的划分。读者往往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图书的,而不是按《中国图书馆学分类法》专业的分类号。而检索系统仅仅适用于对儿童文学较为熟悉的家长,他们会根据书名或作者名字直接检索书籍。大部分读者,需要在图书管理员的指导下才能挑选到合适的图书。于是在阅读了《我的图画书理论》《好绘本如何好》《阅读点亮童年》这些儿童文学理论书后,笔者将馆藏的19000余册绘本按照不同类型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排架在58个少儿阅览书柜中。分别是故事情节类、科普类(紫色)、漫画类(橙色)、杂志类(绿色)、诗歌童谣类、艺术手工类
(粉色)、幼小衔接类(白色)、中国风绘本(玫红色)、外语类(浅蓝色)分为9个大类,再将故事情节类按照年龄分为0-3岁(红色)、3-5岁(黄色)、5-8岁(深蓝色)三类(5)。在少儿阅览室醒目处放置幼儿图书颜色分类指引标识。读者在进入幼儿阅览室后可根据不同需求查找不同类型的颜色标签。
例如0-3岁(红色)故事情节类放置于12-13柜,杂志类(绿色)放置于22-23柜。这样的排架方式大大降低了读者找书的时间和难度。根据专业人士进行分类的绘本会使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很好的培养,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打好基础。认为幼儿类的图书如果按照传统图书分类法排架,则会增加读者找书的难度。因此在厦门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先将儿童图书分为0-6岁及6岁以上,再将0-6岁的图书按照不同类型贴上颜色标签,然后在每种颜色标签下再按照中图分类法进行排架。5提出分级阅读的重要性,扬州市少儿图书馆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发展特点将绘本分为0-3岁低幼绘本及3-6岁故事绘本。
根据《阅读点亮童年》一书,绘本细分主题词有动物、植物、自然百科、概念认知、数学、自我认同、文化差异等等53个条目。笔者希望今后儿童读物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在app或书目检索软件中细分。而根据装帧形态可以分为口袋书、洞洞书、翻翻书、立体书、大开本、卡片等类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T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