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中市场失效的原因分析

2024-03-08 02:3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经济中市场失效的原因分析》,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失效,环境,经济,市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经济市场失效的原因分析

作者:卫立冬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5

[摘要] 市场失效是环境退化的重要根源。环境经济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环境的公共物品性;环境资源产权不清;环境资源无市场、薄市场市场竞争不足;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短视行为等。

[关键词] 市场失效 环境经济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产权

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是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序列上有效配置的机制。然而, 环境领域而言,市场之所以失效,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本身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而造成的。

一、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外部影响。如果这种外部影响是有利的,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却大于社会益,则称为外部经济;如果是不利的,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称为外部不经济。这里所强调的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即当存在外部经济,行为主体没有因为其产生的外部利益而得到报,受影响者也没有因得到外部利益而支付报酬;当存在外部不经济,行为主体也没有因其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利影响而支付报酬,受影响者也没有因受到损害而得到报酬,无偿损害,偿受益。外部性的例子很多,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和数量有保障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即产生外部经济性;一居民开大音响,所有邻居享受噪音;一家工厂污染空,所有居民受害等,则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环境问题多为外部不经济性。 二、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是具有外部性的物品。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取决于该公共物品向社会提供的总量。与私人物品不同,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虽公共物品的生产包含着失去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公共物品的消费却没有机会成本。例如一个人对空气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空气的消费。公共物品的另一个特性是供给的不可分性,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的消费者生产该物品。在许多情况下,个人不论付钱与否都不能将其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排除出去。既然不能被排除出去,消费者就不会为消公共物品而付费,即所谓免费乘车。在环境经济领域,环境产品多属于公共物品, 例如:环境提供的多种服务,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优美的环境景观、物种的多样性等,都是公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地球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由多种公共资源组成的。而正是由于这些公共资源的上述特性的存在,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破坏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三、环境资源产权不清

环境质量之所以恶化,关键是由于人们所使用的资源的所有权规定的不够严密不够周全。大气、水体和大量公有土地传统上就是公共拥有的财产。公共拥有权,如果要更清楚地勾划出它的特征,实际上就是不存在任何所有权。所以,人们早已可以随意地将这些资源用于各种目的,对它们忽视或过度使用。大气已经成为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场地,海洋已经成为运输废物、石油污染物、核废料、生活污水,以及其他废物的排放场。当然,如果这些公共产资源是无限的,或者相对于全部需求具有充裕的容量的话,社会分享并利用这些资源时,就不会产生任何经济上的问题。然而,当需求上升到某种程度,超过了环境本身自然调节恢复能力时,量就会越来越少,环境质量就会恶化,经济效率会遭受损害,就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和界定财产权。 四、环境资源无市场、薄市场市场竞争不足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许多环境资源的市场尚未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资源市场处于缺位状态;环境资源的价格为零,因而被过度使用,日益稀缺。如果一些环境资源的市场虽然存在,但资源的市场价格偏低,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生产中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也会使资源浪费。如果一些资源的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很少,他们之间的竞争很弱,这种市场也是一种失效的市场

五、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短视行为

自然资源的保护涉及未来。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区别在于,不确定性指不知道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风险指知道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某种行为的结果不具惟一性,就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有两种:一是由于决策者不能控制的因素例如天气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价格信息虚假即市场扭曲所引起的不确定性。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不确定性影响到很多部门,尤其是以自然资源使用为条件的农业部门受到的影响为甚。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为了未来利益而牺牲当前消费。因为人们偏好当前消费,未来利益被打折扣,特别高的折扣率(贴现率)可能会导致对保护某一资源的忽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缺乏价格信息等原因,人们特别是那些贫困的人们,更关心的是为了生存而指望眼前能从自然资源中得到什么,而不是为了未来而保护自然资源,结果总是与保护自然资源而不使其遭到破坏背道而驰,导致森林和土壤的过度开发。人们常常用利率作为贴现率,而高利率和低的资源增长率可能使某一物种灭绝。在此情况下,如果利率能够反映社会在时间上的正确选择,倒无所谓。而与此相反,如果市场利率不能反映社会真正的时间选择,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于环境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15

[2]曹明宏张光宏陈祖海:环境领域市场失灵的机理及其宏观调控方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1-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S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