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滕尼斯

2023-01-04 23: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五讲 滕尼斯》,欢迎阅读!
尼斯
第五讲 滕尼斯:德国社会学的先声

以滕尼斯、韦伯、齐美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不仅反对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学,而且认为1会学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它必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做出区分,换句话说,作为一门特科学社会学应该研究社会关系或社会互动的形式而不应涉足其他各门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2)因为人类社会有其特殊性,因此,社会研究不能简单地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该将理解引入社会学的研究。这一理论流派被称作解释社会学。

一、反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

理解社会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界以

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延伸,其结果是在19世纪末期的德国社会学中出现反实证主义的转向。

反实证主义的观点

历史主义充分体现了德国人文主义的传统,它拒绝将社会秩序化的实证主义观点。

历史主义世界观影响下形成的德国反实证主义思潮,同英法两国盛行的实证主义迥然有别。具体说来,反实证主义的思想家反对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尝试,强调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认识方法的特殊性;他们反对实证主义力图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做法,强调对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个别人物和个别时期的认识;他们反对实证主义将本质上形形色色的现象归结为简单的要素和规律的倾向,而着眼于对综合的概括做要素的分析。

狄尔泰

狄尔泰在他的《精神科学导论》中对当时人文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向自然科学看齐

的潮流发出了抗议,他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

狄尔泰从区分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关系,来区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自然,即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包含着与精神活动无关而独立呈现的现实。凡是被人类能动的打上自己烙印的事物,则属于人文科学研究对象。 而且,两者的体验的形式不同,研究者体现出的态度不同。具体的说,人文学科的知识不象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来自外部世界,它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内在过程,通过社会的体验和理解获得的。体验是了解自身生命的途径,理解是洞悉他人内心世界和文化符合的手段。我们说明的是自然界,而我们理解的是精神生活。



文德尔班

对应于狄尔泰关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划分,文德尔班将科学分为规范化的

表意化的两大类:前者关注于揭示一般和普遍的规律,后者叙述独特而无法重演历史事件。

李凯尔特

对解释社会学而言,李凯尔特的最主要贡献是他对自然科学文化科学所作的进一

步区分,以及他提出的价值关联原则。

划分自然科学文化科学的标准并不是研究内容不同,而是研究方法相异。并不是

有两种不同的领域或现实,而是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看同一个现实;当我们从普遍性的特征来看待现实时,经验的现实就是自然,而当我们将其视为特殊的和个别的时候,现实就成了历史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使用的是普遍化的方法,文化学使用的是个别化的方法。

- 1 -


在李凯尔特那里,价值指附着在一切存在物之上的意义。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同价值

分析的客体,而文化产物是有价值的,所以文化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个别化的方法,应该侧重根据价值观念而不是规律去分析文化现实。同时,文化科学应该避免价值判断。

二、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

在滕尼斯的分类学中,社会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纯粹社会学、2应用社会学、3经验社会学。 1)纯粹社会

在滕尼斯看来,无论是经验社会学,还是应用社会学,都需要一个概念体系,即

准概念。建构滕尼斯的纯粹社会学的标准概念就是社区-社会,还有社会实体、社会价值、社会规范社会相关物。

2应用社会

应用社会学是运用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来分析具体社会进程的分支,也可以说是

一种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

纯粹社会学思考的,是作为静态的即处在平衡状态的社会实体;应用社会学则必

须处理社会实体的现实状况,即它们的动力学,或它们的发展。社会结构或社会度的研究虽然属于纯粹社会学,但也包含了动力学的成分。

3经验社会

在《社会学的划分》中,他将经验社会学界定为涉及社会生活全部领域中的现实现

象。滕尼斯对社会调查、人口统计和其他经验社会研究被他为称为社会纪实,或经社会学。

小结

滕尼斯对社会学的划分是根据方法上的差异:这一划分的理由是方法上的:纯粹社

会学是建构性的,应用社会学时演绎性的,经验社会学则是归纳性的。换句话说,在滕尼斯看来,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有三种推理和论证过程,这就是:在高度抽象概念体系上发展起来的纯理论;演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基本原理能够获得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应用进行归纳检验。

三、社区与社会:新的概念类型

对德文词GemeinschaftGesellschaft的英文和中文翻译过程

滕尼斯希望用社区-社会这对概念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

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

所有亲密的、私人的和排他性的生活,就像我们揭示的那样,可以被理解成社区中

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是公共的,它是世界本身。具体说来,社区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包括亲属关系、邻里、友谊关系;而社会则是建立在外在地、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

滕尼斯写道:社区是古老的;社会无论其名称,还是现象本身都是崭新的……对乡村生活的所有称颂都表明,人们中的社区在那里是强大的,更富于活力的;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持久和真实的形式。与社区相对应,社会是短智的、表面化的。据此,社区应该被理解成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而社会则是一种机械的聚合,是一种人造物。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N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