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沪上第一位科班男幼儿园长诸君回顾求学》,欢迎阅读!
沪上第一位科班男幼儿园长诸君回顾求学
--“男孩子王”盼更多阳光雨露
时间: 2011-10-14 作者: 王乐 来源:文汇报
24名教师中有两个男教师,身为园长的诸君看得满心欢喜。位于浦东新区高行镇的好儿童幼儿园去年刚开张,诸君从工作了7年的东方幼儿园来此出任园长。两个幼教男老师,一个是去年加盟新园的“熟手”,一个是一月前刚入园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诸君与他们共事,总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8年前,诸君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他是华师大该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且是40个毕业生中惟一一个男生。作为沪上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男幼儿园长,诸君对男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最清楚不过。怎样给他们充足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他隐隐感到焦虑。
“男老师”身份成最大障碍
一心想做老师的诸君,高考时被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提前录取。生活在一个女性世界里,本科四年下来,诸君学来了细致与耐心,也学来了与异性相处之道。
大四找工作,诸君投了10多家幼儿园,结果却没一个要他。对方开诚布公道:“你虽然挺优秀,但我们幼儿园以前从没有过男老师,我们真不知该怎么来培养”,“男老师就算来了,过几年也肯定会走人,我们没底气留得住。”本以为男老师求职是个“香饽饽”,不想恰恰是“男老师”成了最大障碍。
与其说是大四时的实习单位浦东东方幼儿园看好诸君,不如说是上海市特级园长毛美娟看好男幼儿教师,诸君进了东方幼儿园,从大班孩子带起,而大学邻系特殊教育系原本打算进幼儿园的两个男生,都在入职前转了行。
但很快诸君遇上了尴尬。学年结束,接手新一届大班时,家长们闹到了园长那儿。“你见过有大男人出来做保姆的吗?”家长希望原来的两位中班女老师继续带班,还没有见过诸君,就坚决要求他“下课”。
“保姆”?“阿姨”?没错!至少在诸君从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就给幼教老师下了这样的定义。刚工作时,他最怕别人问工作,只用“做老师的”搪塞过去,包括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身边朋友调侃他是“男人中的女人”,他感觉似乎生活在女老师的阴影下,没有一个相对成功的男幼教案例可供借鉴。刚上大学时的孤独感又一次袭来。 稀缺资源得“特殊照顾”
诸君带孩子时总是很“大胆”,他喜欢把孩子拉到户外去,这得到了园长的肯定。春天时上美术课,他不喜欢循规蹈矩地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是把他们带到操场上,“哪里有比大自然更值得画的春天呢?”
户外活动时,他比其他老师更敢于让孩子冒险。比如,做攀爬绳网游戏,大部分老师让孩子从一侧爬上,再从同一侧爬下;有的老师怕出安全事故,干脆不让爬。诸君不一样,他在孩子们熟悉了绳网攀爬后,鼓励他们从一侧爬上,然后翻到另一侧再爬下。起初,很多孩子面露胆怯,诸君一边鼓励“越是怕,越是不敢爬,越觉得危险”,一边上上下下保护着每一个孩子翻过去。最后,班里每一个孩子都自如地完成了任务。此后,无论是下滑竿,还是踩
平衡木,诸君班里的孩子都玩得更“野”,也更有趣味。他班里的孩子和他形成了默契的亲密感。
诸君得到了毛园长的“特殊照顾”。园长在前三年为他安排资深前辈一对一带教,开始根据他的特点培养他,并坚持让他先做保育性较弱、教育性更强的大班班主任,待5年后才开始接触中班和小班。诸君肯下工夫学,毛园长就利用各种资源找来园外名师做指导。工作前5年,诸君主持的各种公开课活动达到100多节。
“谁都知道幼儿园缺男老师,但如何留住他们,我们似乎并未认真考虑。”毛美娟告诉记者,男老师刚进园时往往劣势较多,技能技巧、艺术特长方面稍逊一筹,在一些普通幼儿园甚至沦为干体力活的角色,或者处在教体育课、做计算机课件等边缘角色。
“男老师是稀缺资源。在现有待遇水平下,如果不能给予他们特殊的培养方式,而仅仅将其当成普通劳动力,时间长了,怎不让他们心灰意冷?”毛美娟的理念是,让每一个有潜力的幼儿男教师成为未来的领头羊,一旦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他们的后劲是惊人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家长们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男幼儿老师嗤之以鼻,甚至主动要求男老师来带班。细心的家长发现,男老师带的班级,孩子们似乎更主动大胆,他们乐意看到这种变化。
隔着园门看孩子晨练的家长们,不止一次向诸君赞叹,说男老师做起广播操来更有劲道,动作的幅度与力度更大。孩子们跟着领操老师,也都铆足了劲,横平竖直。还有的家长说,他们发现男老师带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孩子往往更放得开、更开心。
然而,诸君和他的前辈毛美娟很着急。诸君的愿景是一个幼儿园15个班,每班由一对男、女老师带班,毛园长则希望男老师占到园内教师数量的五分之一,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身兼浦东新区男老师俱乐部副组长的诸君,每次活动时都能看到满堂四、五十个男老师,但一旦分摊到新区每个幼儿园,不会超过每园一人。而在毛美娟看来,每年从华师大、上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不足两位数的本科男生,对于需求而言捉襟见肘。
“在一个幼儿园里,男老师数量少,实在没法儿抱团。”在诸君园长的工作中,两位男老师的成长路径设计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园里越来越多男老师干得既快乐又满足。
他知道,这一切并不容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K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