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和原因》,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和原因
作者:向鹏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文概括描述了校园暴力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并从主客观两方面剖析了校园暴力犯罪得以产生的根源,为探究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犯罪的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特征;犯罪根源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学生被打伤杀伤事件却屡见报端,这说明校园暴力正在暗流涌动,应予高度重视。另外,高校管理中的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不容忽视。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
纵观在校学生暴力犯罪的状况,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从作案性质上看,盗窃,抢劫等以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出
在校学生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加上家庭收入的两极化导致了学生消费差距的拉大,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了满足其虚荣心和吃穿的欲望,将非法获取钱财作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2.校园暴力犯罪的实施具有突发性,故意性和传染性
由于在校学生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情感易冲动,个体攻击性强,往往因看某人“不顺眼”而一触即发,因琐事酿成激变,从产生犯罪意念到付诸实施,时间很短,往往缺乏先兆。再者,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行为的效仿性和传染性极强。这个特点在团伙犯罪案件中尤为突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校园暴力犯罪主体的主观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生理因素。学生时期生理发育明显,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生殖系统开始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精力旺盛,热情过高,办事莽撞,甚至会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或是富于冒险的事,如果此时不加以管制约束,放任自流,就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2)心理因素。首先,极端的自我意识左右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狂妄自大。在有关调查统计中发现,41.5%的人和18.7%的人分别具有“谁要惹我决不轻饶”,“不允许他人超过我”的心理;其次,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事物缺乏客观比较和评价。由于经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认识问题比较肤浅,逞强好胜,很少想到失败或不利的方面,这就容易使他们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结果往往是容易接受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引致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1)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教育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父母对子女采取高压式管教,压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只关注子女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子女精神上的需求,与子女缺少沟通;作为父母自身素质低下,对子女不管不问,没有以身作则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引起的消极作用大大的提升了校园暴力犯罪的机率。
(2)家庭暴力的产生也为校园暴力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家庭“战争”,使子女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安全感,他们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创伤,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子女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2.学校因素
(1)学校大搞“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许多学生道德低下,品质恶劣;成绩优秀的学生自视清高,性格孤傲,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班集体的关怀,过分自卑,自暴自弃,学校带来的升学压力导致了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缺乏师德的教师视差生为“包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粗暴无礼,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学生精神发展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久而久之,长期积攒的怨气就会向教师进发,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向教师施暴案件屡屡发生的原因。 3.社会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思想误区渲染熏陶着当代学生。
(1)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超前消费,权钱交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他们的头脑。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活动滋生蔓延。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今的校园暴力犯罪多是侵犯财产型犯罪。
(2)受不良书刊、凶杀和色情网络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市场上的淫秽书刊、音像等颓废文化到处蔓延,网络文化混杂,大都渲染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性画面,有害信息乘机传播,这些精神毒品无情的吞噬着在校学生。 总之,学生时期矛盾身心的发展,畸形的心理需求是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内在因素;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弱化的学校德育教育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是校园暴力犯罪的外部因素,内因是通过外因起作用的。在此本文笔者通过对校园暴力犯罪现象诱因的分析和探讨,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联合起来构筑一道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犯罪的防线,共同努力将校园暴力犯罪消灭在萌芽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I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