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欢迎阅读!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06 【实施日期】20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2006年)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格局,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序进度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 合
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成果得到巩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2.67亿元,增长16.0%; 1 / 2
第三产业增加值6540.87亿元,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2451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
3038美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大幅增长,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6∶56.6∶3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2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9.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4.2%,分别比上年提高4.8个和1.9个百分点。支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45家,新增12家。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0.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全面部署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制订和启动实施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省财政向苏北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各地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2000个。苏北、苏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涨幅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9%,居住类价格上涨4.4%;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9%。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