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

2023-04-29 20:3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欢迎阅读!
价值观,渗透,班级,社会主义,团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苟华强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升华学生做人做事的理念,积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班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1、从国家层面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从社会层面我们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从公民个人层面我们则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观。提倡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谐、平等、友善的班级氛围,公正、法治的执行班级管制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人生导向。 2班级管理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观的途径 1)建立学生认可的班级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体现民主,即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制定。内容包括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应在公平、民主、法制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从心里上认同这个制度,学生即为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维护者,这样的班级制度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价值目标,进而推动班级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定,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效果。 2)倡导建立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

家校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建立融洽和谐的家校关系、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校互动,家长与学校应建立信任、关心的家校关系。为了建立融洽的家校关系,作为班主任应尽快认识和熟悉每一位学生家长,让家长有被重视的感觉。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从而放心的把他们的孩子交给学校。作为班主任,应定期和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从而有效的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资源。

师师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不能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正确的导向,使他们懂得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团队,使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互相尊重。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个人的爱,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的同学关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所以,无论是学校、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A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