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及现状(我的形势论文)》,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国,改革开放,形势,现状](/static/wddqxz/img/rand/big_71.jpg)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人,一降生,家庭就是第一个归属的群体,父母就是直接学习的对象,是孩子终生学习的老师。父母就是教育者;生活琐事就是教育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中掺和着这个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这一切的综合就形成这个家庭所特有的家庭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作为上层建筑的家庭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科学普及和理论研究都获得了巨大成绩,展现出了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兴旺发达的崭新局面。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我国政府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胎,子女数量的减少,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只是单纯追求子女的数量,逐步转变为重视子女的质量。
1981年全国妇联党组《关于两个会议情况及1981年妇联工作要点的报告》的通知指出要 “帮助家长加强和改进对子女的教育,关心和培养从事儿童和少年工作的人员。” 为了加强事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1980年,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家庭教育杂志《父母必读》。1984年,我国第一张家庭教育专业报纸《家长报》在武汉问世。1985年,被称之为“空中学校”的我国第一个“广播父母学校”在四川开播。1989年9月,第一个全国性的家庭教育学术团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北京成立。随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家庭教育的学术团体。
第一个十年主要是聚集科学研究和普及力量,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的组织建设和舆论准备,基本是开拓性的工作。
第二个十年,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家庭教育学课程,选修的学生达一千多人,创造了北京师大选修课人数的最高记录,不少家长到学校听课。有几十所大学,如中国女子干部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先后也开设了家庭教育学课。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是率先招收家庭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家庭教育的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1999年教育部指定其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0年又指定为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
1998年,我国大陆第一个家庭教育代表团到台湾出席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开辟了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的先河。到2010年,台湾方面承办六届,大陆承办五届,研讨会已经召开十一届了。
第三个十年,是20世纪最后几年和21世纪这前八年。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2003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问题、家庭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问题、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高等学校家庭教育学教学问题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还组织全国的专家开展教育部“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下设六十多个子课题。2007年,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经各省区市最终确定了72个课题为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立项研究课题。
家庭教育虽然是在家庭内部实施的一种私人教育,但家庭从来不是与社会生活相隔绝的。随着社会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趋加剧,人员流动频繁,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家长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抑制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或者是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惩罚太多,孩子累父母也累。性教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目前,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过高地看重智育,而对德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关注的力度相对不够。虽有许多专家学者、仁人志士和家长们大声呼吁,但很难期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改观。因此,家长们在文化课的“分数”上投入了太多地关注,孩子们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即厌学、逃学。另外,每个孩子都要上大学,还要上名牌大学,上名牌专业,而不去考虑孩子的特长和爱好,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非洲谚语说:“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众多家庭教育失败案例背后,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长配合。
200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今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鼓励“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人才。 政府应该把家庭教育纳入规划、提供经费支持、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2010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与北京关爱家庭中心以及青岛出版集团签署协议,合作设立“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项目”。项目组受委托在全省推广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家庭教育。山东省创造性地引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家庭教育搭建了家长委员会这个有效的平台。
广大家长应该学习爱的智慧,共同建设美好家庭。
家庭教育,如果不把广大家长发动起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而让众多家长参与其中,就要为广大家长服好务。青岛市李沧区探索“3B1K”家校合力教育模式就是一例。“3B”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以班级学生家长为基本学员的家长学校授课模式。“1K”则是一个课堂,设置“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满足家长不同层次需求”的菜单式课程。此举受到家长欢迎。
而家庭教育行业,则要不断创新,让教育的手段多样化,内容更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家庭教育还会暴露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到家庭教育的发展及现状,更要知道怎么去做好这项家庭教育工作。只有政府、社会和家长找准位置,齐心合力,才能真正把家庭教育事业这座楼建稳、建高。 参考文献: [1] 李石华·《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9、11 [2] 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199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