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团建心得与总结》,欢迎阅读!
团建心得与总结
团建心得与总结
在参与了班级的团建活动时观看并学习了“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的栏目后,内心油然而发出对这些伟大的院士们的敬意,他们为母校、为社会、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让人感动又振奋人心。
这个栏目向广大学子展现了“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某某、“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院士治学做人、敬业报国、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和感悟,用他们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堂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这个栏目引起了广大学子关于学术研究、人生格局、家国情怀的种种思考,院士们的人生故事分享使得他们昔日的疑惑找到了坚定的答案,同时也在启发着我们去发现更多的为什么。
见到闻雪友院士时,他的容貌竟令我出乎意料,不是想象中的沉溺于科研中的科学家样子,院士的精神和气质都深深震撼着我,吸引着我,我当时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科研一定要有足够的兴趣,要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去投身科研,才能越做越精神,越做越专业,所以我们在决定投身于某一件事之前一定要问清内心,我们是否热爱它,尤其是科研,细节与坚持缺一不可,后来院士的讲话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诙谐又不乏启迪意义的讲话都充分显示着闻院士对于科研的热爱,同样,院士在讲堂中还提及到了一点,科研之路一定是困难重重的道路,遇到困难不可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同时,院士讲堂中的一个观点令我记忆尤某某,他讲到任何事物都是相通的,并不是说你搞科研你就不能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其他的兴趣爱好就对于你的科研之路来说毫无用处,这是不对的,相反,你能够从你的兴趣爱好中发现一些共同点,你能够出来并把它用于你的科研之路上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培康院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铄,谈话中黄院士提及到了一点:“不能把名利放在前面。”科研工作的历程注定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有的科研工作甚至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可能会用尽一生都不会看到想要的结果,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在这个网红风气的时代,如黄院士一般的这样一生献身科研的人才太少太少了,而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进步的动力,所以
我想对黄院士深深鞠一躬,致以我崇高的敬意。其次,黄院士提到了好的理论基础需要在实践中验证,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从实践问题中印证我们的理论基础,实现两者的相互提升,共同提高,最后黄院士给同学的寄语也令我印象深刻, 黄院士告诉我们,工作有分工,角色有主角,有配角,但这都没有关系,不管哪种工作,都要全力做好,的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华丽的站在舞台上的发光者,更加需要奉献于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不管什么职业,只要用心,都会出彩,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就价值。
通过邀请院士回母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以自身治学做人、科技报国的经历和感悟,在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用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大课。为了使更多学生受益,教育部特地展开线上分享,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激励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报国之志也激发传承“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我们报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才华和力量。 作为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真正的做到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去。奋斗吧!少年!奋斗吧!少年!奋斗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祖国的繁荣是无数前辈们的血液打拼出来的。我们新一代的青年要学习“老一辈精神”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一个富有激情的人、一个忠诚笃定的人,一个高尚而纯粹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