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班规制定的原则》,欢迎阅读!
浅谈班规制定的原则
班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依据,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障,是保证学生学习、克服不良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 那么,如何制定班规呢?在我多年的带班经历中总结了如下的几看法:
1、合法性原则。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依法办事,何况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知法守法是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班规的制定要以国法校纪为依据,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符合“一范一责”的内容。班规班纪的制定绝对不能违背国家的宪法、刑法及民法等有关法律,因为教师和学生首先是公民,我们的班规应该就是我国教育法和中学生守则在具体班级的延伸。
但是,法律和规则当然是有区别的,有的班规中处罚的很严,貌似法纪,动辄扣分、罚款、罚站、叫家长,甚至有的规定了停课、留校察看等内容。这实际已超出了班规的处罚范围。这样的班规都是违背了我国的法律,与我国法的精神相违背,与我国的教育目的相违背,这不能叫班规。
2、民主性原则。
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民主意识的增强、民主管理的实施不仅仅是空洞的口号,而应是使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的行动。班级管理如果只靠班主任辛辛苦苦的“保姆式”管理、专横高压的“专政式”管理和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管理是注定要失败的。搞好班级管理,必须依靠全班成员发挥高度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成为班级的主人。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制定《班规》要体现民主管理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规的制定要由全班全体学生讨论通过,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班主任可以是班规制定的参谋者和指导者,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班规应有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针对的是任何学生甚至是班主任自己。
3、可行性原则。
一个班有一个班的具体情况,所以班规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班规,不可依据班主任的经验千篇一律,一贯而行。上级有关部门为我们的学生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政教处也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学生常规养成细则。但是,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用同一句口号、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再说,这些规范、细则太笼统,并没有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我们班主任在实际执行工作中不便操作。所以,在制定班规时一定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还要依据学生的不断进步班规再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办法是:每月利用班会时间制定和修正班规。第一步,由班主任提出班内急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不要太多,一般为一至三个问题。第二步,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班集体和同学学习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第三步,各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使同学们进一步形成共识。第四步,师生共同制定班规。按约法三章的启示,就定三条,便于学生明确。并使每一位学生同意。第五步,每月总结一次。同时,提出新的问题,制定新的班规。
我们的班规的内容要体现宏观的和总体的要求,多留给学生一些“尝试”的空间,把学生真正当人看,尊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促进学个性的发展。
4、宽容性原则。
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班规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它并不是国法、校纪,班规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班规在内容和执行中,要有一定的宽容性,要成为道德公约性质的约束力量而不是法律纪律性质的强制力量。
有的班主任在班规执行的过程中,突出惩罚的力度,缺少与学生谈话、教育的环节,一罚了之,没有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和错误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爱孩子,“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第一准则。咱们的班规中完全可以多以些鼓励和奖励的措施,少一些惩罚的措施,换一种思维,变一下方式,可能会出先意想不到的效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作为一个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当然少不了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任何规则和法律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位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掌握多种教育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0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