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_7

2022-08-10 21:1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三首_7》,欢迎阅读!
古诗词
古诗词三首



共案部分 课题: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词,走入意境,感悟诗情,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意境 教具准备:挂图

自主预习: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提练主线:都是以描写田园风光为内容。 教学过程:1.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简介诗人及背景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重点指导诵读上,学生读出韵味,在读中领略诗词的意境美,体会之中的情趣,受到熏陶感染 二、合作探究

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


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三、拓展延伸

出示张志和的另外四首《渔歌子》,学生任选一首,诵读欣赏。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借助朗读和想象,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美丽的春光,繁忙的春耕的画面,入境悟情,去感受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z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