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法治

2023-03-21 20: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制与法治》,欢迎阅读!
法治,法制
“法治”与“法制”

“法治” 一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一个词,由于理解和把握的不准确,很多同志往往不加区分的与“法制”一词加以等同使用,将“法治”宣传理解为“法制”宣传,“法治”建设理解为“法制”建设等,常常把“法治”和“法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搞得混淆不清。

“法治”与“法制”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词。广义的法制,即法律制度。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二,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其三,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因此,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从概念和内涵上讲: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指一个法律念,内涵是一种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是一种社会意识,属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又称为以法而治,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属于制度的范畴,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2.从产生和发展上讲:其一,法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法治的诞生;其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而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却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

3.从基本要求上讲: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而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从实行的主要标志上讲: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而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5.从核心意义上讲:法治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制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1.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制度,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之上;

3.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q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