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与中医药膳

2022-12-26 08:5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食疗与中医药膳》,欢迎阅读!
药膳,食疗,中医
食疗与中医药

摘要:药膳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关键词:药膳;食物保健 一、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指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的理论指导下,将某些中药和食物按一定配伍烹制而成的膳食。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膳食。

二、药膳的起源

中国药膳渊源流长。药膳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和中医食疗文化。司马迁《史记》中说:“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也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之说。《周礼·天宫》记载周朝宫廷的医生分为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食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有食疗方数则,后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及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都有提及。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传》“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千金要方》《食治》(唐·孙思邈),是现存最早的食疗专 。“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养老奉亲书》(宋·陈直)为老年卫生保健专著。

《饮膳正要》 (元·忽思慧)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药膳方和食疗药十分丰富。

三、药膳的特点


药膳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是以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为目的,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在膳食中加入一定的中药做成菜肴或其他类型的食物。这是将药物治疗和饮食营养治疗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药膳与食疗的根本区别是在膳食中加入了一定的药物。而药物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规定的使用剂量。

1. 食物的四气

食物的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与温热是两类绝对不同的食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仅是区别其程度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食物的“四气”是我们的祖先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它反应食物在影响人体阴阳剩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寒、热、温、凉“四气”,是与病性的寒、热、温、凉相对而言。寒与凉,温与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一致,故在功效上有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食物食用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或解毒的作用,遇到热证或在炎暑、温热疫毒盛行的季节,即可选用,如绿豆、赤小豆、豆腐、芹菜、西红柿等皆具有寒或凉的偏性,因此都能起到清热的作用。凡属温性或热性的食物食用后起到温中、祛寒的作用,遇到寒证或虚寒体质,即可选用。如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黄鳝、对虾等。此外,食物中还有一种性质比较平和的平性的食物。这种平性的食物,其寒热偏性不很明显,作用比较缓和,如玉米、花生、蚕豆、卷心菜、鸡蛋、猪肉、土豆等。

1. 食物的五味

食物的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主要由舌头而感知。除此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所以习称五味。食物中五味不同,大致也同


药物一样,对人体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从五味的角度,又是考察食物功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食物与药物都能治疗疾病,但人每天都要饮食,食物与人们的关系较药物更为密切。所以古代医家有“药疗不如食疗”之说。人们称道能用食物治病的医生为“上工”,《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精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上工矣”。

六、饮食的三个方面治疗作用

1、补即补益脏腑气血,人体各种组织、器官有损,使机体功能低下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这种病理状态中医称为“正气虚”,所引起的各种病症称为“虚证”。“虚则补之”,特别对于一些虚证或素体虚弱者,中医主张调整饮食或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滋补。如用羊肉大补精血治疗虚劳,用猪骨髓填精生髓来补脑益智,用人乳汁、藕汁、荸荠汁生津止渴,用黑芝麻补血、生津、润肠、乌发,百合补益心肺、养心安神等。

2、泻即泻实祛邪,外邪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紊乱皆可使人发生疾病,如果病邪较盛,表现出“实证”证候,可根据辨证应用一些食物来泻实祛邪,即“实则泻之”。如用薏苡仁祛湿除痹,用赤小豆、冬瓜利尿消肿。用山楂消食化积,用南瓜子驱虫等。 因为动植物所含成分复杂,有许多食物具有多方面治疗作用,如生姜既有健胃作用,又有祛风寒作用。黑豆既有补肾作用,又有利尿作用。鸡子黄既有养胃阴作用,又有清热解毒作用。这些食物可以说是虚实并治。

3、调即调整阴阳,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机能只有在阴阳调和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健康,免受病邪的侵袭。生活中,饮食得当可以起到维持阴阳调和的作用。当然对于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健康欠佳或疾病状态,也可通过调整饮食来调整阴阳,使阴阳恢复平衡。如虚寒体质的病人可用温补的羊肉、狗肉、干姜、肉桂等温热食品来补助阳气,温里祛寒。对于素体阴虚内热的病人,可选用甲鱼、银耳、甘蔗、荸荠、梨等来滋阴清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o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