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早教的重要性及早教的选择》,欢迎阅读!
早教的重要性及早教的选择
大脑专家经过多年研究证实: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经验是智力发展的关键。这意味着,在宝宝成长的各个关键期鼓励和支持宝宝多多接触周围的事物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但是关键期的具体年龄段和如何才是正确又有效的方法,是许多家长面临的另一个困惑。
父母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运用低度刺激、中度刺激、高度刺激和更高度刺激这四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刺激宝宝的大脑,使宝宝大脑得以飞速发展。
宝宝早期成长过程中,分为五大关键期。0-1岁,我们称之为声音辨别关键期;0-2岁,则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3岁,是宝宝口语发展以及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4岁,则是宝宝技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越来越快的经济发展,使得年轻一代的父母无法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在宝宝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给予正确及时的帮助。但如何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又都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于是,她(他)们越来越多的寻求早教机构的帮助,希望能够通过早教中心的教育培养,能够让自己的宝宝不输在起跑线,甚至是赢在起跑线。但是如何正确选择适合宝宝,并且具有良好早教体系的中心便是很关键的问题。
目前,较为家长熟知且获得好评的早期教育模式便是蒙特梭利教育。即在孩子早期,训练他们的感官,让孩子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目的在于让孩子的感觉器官变得更加明锐,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专注力和意志力。但是,中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对蒙特梭利的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蒙特梭利注重培养儿童的自立和独立,忽略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儿童可能会因为缺乏相互协作而降低社会技能,使得孩子最后不能适应传统学校。
儿童的早期教育不仅仅只是智力的发展,更正要的是思想品德以及道德行为的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父母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洛克说过父母对子女的榜样作用: “后生是可畏的,你不愿意他去效仿的事,你自己便绝不能在他的面前做。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是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就不容易了。”正如洛克的“白板说”,他认为幼儿的心灵好似“一张白纸或一块蜡”通过教育的作用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身和身边的先进人物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儿童的道德不靠教导,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而在德育形成之前,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独立人格不仅仅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
独立人格的培养,最早应从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开始。孩子长到一周对至一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这往往标志着孩子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自己穿脱衣裤、自己整理房间等为自我服务的事情。随着经济能力的不断增长,很多家庭都拥有私家车,甚
至不止一辆,因为家长很习惯在上下班的同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对于孩子独立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障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徒步,坐公交车或者校车去学校,因为独立性格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锻炼。在培养独立人格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学会尊重儿童,应当像对待成人一样,承认和尊重儿童的精神存在,促进儿童精神的健康发展,使儿童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
儿童教育里另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勇气,这也为人格的培养做好准备。因为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
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准备。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洛克十分重视孩子精神气质的形成。尽早培育孩子高尚的精神气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洛克看来,一个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应有健康的精神气质。精神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应格外“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形成,而且应该及早形成”。同时,洛克还提出了精神健康的标准问题。洛克认为,精神健康主要是人的心理健康。尊重儿童精神的存在是尊重儿童的基础。在教育上,尊重儿童,就应当像对待成人一样,承认和尊重儿童的精神存在,促进儿童精神的健康发展,使儿童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发展和教育中,在重视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从小形成良好和健康的人格。
而我们采用的英国早期教育体系,是一种借鉴了蒙台梭利的一些理念和实践之后,融合了世界上很多的先进的幼教理论、研究和实践,将更符合现代和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的早期教育体系。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英国早期教育体系(EYFS)是英格兰政府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幼儿最好的开始”为宗旨,提出的一个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的法制中。EYFS的目标是:给所有O~5岁的幼儿提供一个连续的发展与学习体系,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将来成为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成功和快乐的人。此方案包括了六个幼儿学习领域:1.个性、社会性与情感;2.交流、语言与书写;3.解决问题、推理与数理能力;4.对周围世界的认识;5.身体的发展;6.创造力的发展。
英国基础教育的理念: 交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去传授"什么是真实的和正确的"活动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教育者和儿童之间不应该是不成熟的,须要保护的个体和看护者的关系。而应该形成一种基于真正友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就是自发自然、冒险和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