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的影响》,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的影响
作者:罗丽彬 杨仁萍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01期
[摘要]针对实际生活中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从三方面论述了环境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影响,对促成幼儿的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独生子女 教育现状 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4X(2009)01(a)-0167-01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孩子最初的生活经验、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和行为习惯主要在家庭获得。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的特定家庭环境——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有不同于“多生子女”的特异性——性情方面的弱点或消极品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要提起独生子女,便会出现刁蛮、任性、自私,俨然一个小霸王的形象。夸大独生子女性情方面的这些缺点是错误的,讳言或无视这些缺点也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损失。因为严格地说这些缺点都是与心理健康不相容的,都是需要克服的,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辅导,这些孩子势必成为问题儿童。
其实,不论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其他兄弟姐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质。今天孩子的问题,并不在于独生子女的身份上,而是在于家庭环境,即父母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态度。父母教导得法是相当重要的,那么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管教孩子严宽并济,孩子犯错必不宽容而加以纠正,孩子努力则予勉励嘉奖;在性格上的熏陶尤其重要,不能容许孩子有任性、奢侈、自大的心理发展;对孩子没有成长以外的任何期待,使孩子在没有压力下,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发展积极、乐观、坚毅的健全人格。
如果父母能在坚守管教原则中使孩子长大,那么孩子在精神上、个性上、经济上、社会上已养成相当的独立能力,便能贡献一己之力为大众谋幸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一、心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家中,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交往对象。父母对孩子的基本情感态度和孩子对父母的基本情感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为孩子长大成人后建立人际关系打基础。父母对孩子温暖、关心、接纳、理解和支持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孩子接受父母教导及孩子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提高亲子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各种需要的敏感性,尤其要注意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和情绪状态。作为父母和家庭成员来说,首先要对孩子具有爱心,要让孩子成长在充满爱的家庭之中,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须条件。父母对孩子的亲吻、拥抱、抚摸和鼓励性语言(表扬、赞赏)等,能使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被接纳、被关爱。试想,如果孩子每天受到父母的冷漠对待,缺乏父母的欢欣笑脸和温柔拥抱,在那小小的心灵上又怎能对父母产生亲切感呢?对挚亲的父母都不能发展亲密的关系,又怎能与其他人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关系呢?当然,父母还应善于体察孩子的情绪、情感、需要等,并给予及时、适宜的反应。只有在这样的情感交流背景基础之上,父母才有可能与孩子建立积极的相互接纳、信任、爱与关心的情感关系,成为教育的基础。同时,这种情感支持本身也会成为孩子社会化学习的榜样,促进对孩子的行为指导,进而发展起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增强探索外界环境的勇气。
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性格的形成,其实已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他本身家庭的特质,再之后受到教育及工作环境的锻炼,逐渐融和于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中。由此可见,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是经过两方面的学习:一方面是经由他人(父母、师长、朋友)所给予的各种培育和指导,另一方面是由孩子本身透过观察,不自觉模仿了父母或其他人的行为,日积月累发展成本身的独特性格。 年轻的父母在教养子女的态度上更多关心的是孩子将来的社会角色,追求新思潮,力图与时代吻合,希望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在子女身上得到实现和补偿,把子女作为自我扩张的体现,因此往往期望过高,要求过高。其实,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较其他孩子来得大,就算家长并不存心对他们施予压力,但父母过高的期望令孩子自我要求也高,无形中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各人总会有其本身的性格特点,不尽相同。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灌输给孩子的观念和价值观,都足以影响他们的性格形成,左右他们将来的发展。
三、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气氛是孩子智力乃至身心正常发育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他们可以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随时给孩子以不同的知识教导,孩子则可以在已熟悉的环境中不受功课、考试、竞争等压力尽情展示才能并立即得到回应,如赞赏或错误的纠正。因此,家庭气氛应当是温暖而民主的,对孩子既做到严格要求又充分尊重,应以理服人,以爱和智慧为基础,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说话,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感,因为语言的流畅有助于思考及思维能力的发育。同时父母要善于运用称赞和鼓励,这不但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有足够的信心去实践和尝试,而且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善。孩子做错事要避免责骂和体罚,做错事或失败都并非罪恶,而应把这一切视为学习的机会。通过这种学习,最重要的是还可使孩子从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道理,培养其不屈不挠的毅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和事业来说将是极为难能可贵的重要馈赠。
孩子需要的,是感情和睦、积极进取、关心家庭的父母,而不是实行强制使用武力的暴君。夫妻能够相敬如宾,彼此体谅,相亲相爱,孩子就自然地学会亲切真挚待人。孩子能在和乐幸福温暖的气氛下长大,情绪能保持稳定,智能进步较快,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直接土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父母应当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使家庭关系和睦融洽,家庭生活井然有序。这样,就可能促成幼儿的良好发展,使幼儿在这片沃土上茁壮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k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