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墨香袭人,书声朗朗》,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墨香袭人,书声朗朗
作者:段秀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9期
【摘 要】誦读教学法是中国传统的经典教学方法,古往今来,诵读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文言文诵读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在课改的热烈气氛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文言文朗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希望能给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诵读的培养留下启示。 【关键词】诵读;中学文言文现状;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2 前言
回溯中国上千年来的语文教学历史,从先秦诸子到近代五四运动,文言文教学一直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学习方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碰撞中,需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把“诵读”贯穿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中学生文言文诵读学习现状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缺乏兴趣,认为诵读枯燥无味,机械化。以本校为例,主动诵读文言文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将文言文和生活语言联系起来,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动机。
二、中学生文言文诵读方法的对策研究
朗朗上口的诵读,是将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的过程。诵读可以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的读音中感受诗性的文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诵读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现阶段我们需要对这传统的教学手法进行变通和发展,以此来改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
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展期阶段,这个时候学生能主动思考,并更注重自觉接受启发。对于语言的运用,适当地运用诵读教学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实现文言文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总而言之,文言文的诵读策略可以做如下安排: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