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标准)

2022-10-24 20: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设备管理制度(标准)》,欢迎阅读!
管理制度,标准,设备
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生产设备从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设备完好。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我公司的设备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上主要任务,积极探索,总结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白酒生产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机构及职责,购置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修理及更新改造,设备的基础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设备。 3职责

3.1设备负责人职责

311、贯彻执行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1.2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得的原则,保证车间设备技术状况良好,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3.13、如发生设备事故,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调查、分析和抢修,分清事故性质,追查责任,严肃处理并及时采取防落措施。

31.4、对车间设备管理员、维修工、操作工要经常进行“三好”、“四会”,维护保养和安全知识教育,配合企管科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3.15、定期组织检查设备,开展保养设备竞赛活动,对一贯遵守操作规程,粗心维护设备者,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31.6、正确处理好生产和设备的关系,在生产任务和设备维修任务发生矛盾时,要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 32 生产科负责生产设备管理

3.3 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4 设备技术档案

4.1生产科对本厂主要生产设备建立技术档案。设备档案由企管科编印一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说明书、合格证、维修记录、计量仪器设备还应包括计量检定证书。 5 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为了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规定,建立健全的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操作主要严格执行操作维护规程,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并定期检查评比,促使设备保持在完好的技术状态。

5.1设备的使用 新工人在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有关设备的结构、性能、


使用、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实际操作技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熟悉了设备性能和技术规范,懂得了设备的结构,掌握了操作方法,安全技术规程和润滑保养知识。

设备使用遵守“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制度,要求操作人员遵守岗位责任制,并能正确使用设备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 52设备维护保养

5.21、清洁 设备必须保持内外清洁,周围无杂物、垃圾、班前、班后操作工须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并擦拭各个部位,要求设备表面无治污,无锈蚀,无粉尘;各部位不漏污水、汽。 5.2.2整齐 设备安装要协调规范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工具、工件(或产品)须定位放置。线路、管道要求整洁.

52.3、润滑 设备润滑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保持油毡、油线清洁、油标清晰、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所需加油工具齐全.

5.24、安全 操作工应熟悉设备结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做到不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设备的保管

6.1在用设备由使用部门指定人员保管。 62未使用设备由生产科集中管理

7。设备的检查、维修 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主要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修理,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并充分利用零配件的使用寿命,来降低维修费用,提高单位效益。

修理工必须了解各部位的修理作业实际进度及计划完居情况,对工人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从技术上的组织上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做到不发生停工待料和延误进度的现象。 7.1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预检。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进行外观检查、运转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理。 72设备检修记录由质检科保存。 8。设备的报废 81、设备报废的条件

8.1.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无修理价值的设备. 8.12因事故或意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的设备。 8.1.3严重影响安全及环境保护,若进行修复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 81.4因产品换型、工艺变更,又不宜改造利用的设备。 81.5按国家有关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82、报废设备的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f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