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详案》学生活动单

2023-02-12 05: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详案》学生活动单》,欢迎阅读!
学生活动,高一,语文,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学生活动单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寻作者对狼的认识由浅薄到深刻这一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平等的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而理解“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刻内涵。

2. 探究文章的精巧构思,诵读涵咏文章形象化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悲悯忧虑的情感。 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预习提示:

1. 初读课文,掌握字音。

嗥叫 驯服( ) 蔑视( ) 迸发( ) 湍急( ) 艾蒿 )

疲惫 ( ) 饿殍( ) 蜿蜒( ) 毛骨悚然( )

2.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合作探究:

活动一:请同学自读第四至十小段,讨论“我”对狼的认识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说一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提示:品味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


活动二:文章末段引用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你是如何理解的?

活动三:研习文本,讨论探究作者的材料选择和结构安排?

活动四:扩展阅读

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并且有和谐存在的理由。请看美国杰出的自然文学作家约翰•巴斯特对鸟啼的描写,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

(投影展示描写文段:“雄鹰在高空盘旋时发出的那种挑衅的尖叫声,潜鸟发出的野性的嘶鸣声,鹤的喘叫声,麻鸠的喧嚣声,老鹰狡猾的咆哮声,群徙的野鹅发出的仿佛从午夜天空倾泄而下的巨大的嚎叫声,或在海滨,在新泽西乃至长岛的海岸边,成群的海鸥在海滨上空盘旋或向激浪俯冲下去时长久反复的低吟声,曲折低回、刺耳的尖叫声,像暴风雪中的风一样高低起伏不定。所有这些禽鸟发出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比任何单纯婉转的鸟鸣更受欢迎,因为它们还保存着粗糙、不受驯服的大海和森林的特征,令人联想到瓦格纳由鸟类交响曲谱写而成的音乐



附:书目推荐

为了加深大家对“狼”文化的印象,方便有兴趣的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向大家推荐部分书目。

(投影展示:1.布封《狼》2.蒲松龄《狼》3.毕淑敏《母狼的智慧》4.贾平凹《怀念狼》5.姜戎《狼图腾》6.张洪海《狼——孤独的守望者》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dk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