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2023-02-17 01:1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欢迎阅读!
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基本原则

2.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学前教育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新授]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师幼关系平等,儿童具有独立人格,要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如果教师的言行中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倾听儿童的想法,重他们的意愿,就会使儿童意识到他们是有价值、有能力、不可缺少的,从而建立起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

反之,教师如果随意呵斥、责备、惩罚儿童,让儿童常常感受到委屈、羞辱,他们便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被人看不起的,从而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将会影响儿童终身的发展。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儿童是不同于成人,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人类对儿童在社会中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但是,儿童毕竟是稚嫩、弱小的个体,其权利的行使还必须通过成人的教育和保护才能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1


教育必须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单项发展再突出也不能说明一个完整的人性。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协调发展包括几个方面: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协调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除使每个儿童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之外,还允许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让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能够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面向每个儿童,不能只照顾“好孩子”,而是要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每个儿童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都能发挥优点和特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发展(集体、小组、 个别活动)

集体活动是我国教育机构目前进行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教育灵活地使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教育组织形式。

案例:

实习生小赵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那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请我。

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教育公平的视角论述上述现象。 分析:

首先审题,题目有几个问题?显而易见,有2个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原则,二是教育公平。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ZA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