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区域经济学研究

2023-01-06 09: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边疆区域经济学研究》,欢迎阅读!
边疆区,经济学,研究


边疆区域经济研究

【摘要】边疆地区是国家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区域经济在一国经济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关边疆区域经济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体系有待完善。



【关键词】边疆区域经济;民族地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

一、边疆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性

边疆,在人们通常的思维中指靠近国界的疆域,即边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邻国接壤。强调空间维度的边疆研究一直受到欧美地理学界关注, 并相应促进了地理学理论构建。相比之下,我国的边疆研究一直以历史学为主导,多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所青睐,而边疆社会人文研究特别是边疆区域经济研究的地位则有待加强。新形势下,面对全球化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冲击,进行边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1、传统边疆研究划分的局限性

依据边疆功能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边疆划分为三类:政治边疆,文化边疆和拓居边疆。政治边疆,即领土边疆,是从政治角度对边疆进行的界定。文化边疆,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边疆是指一国之内那些与该国主体民族或种族存在着明显文化差异的少数民族或种族文化区;广义的文化边疆则更侧重于国家政文化的考虑,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拓居边疆,可以认为是基于区域发展程度的不同而进行的边疆界定。美国西部边疆的推进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对非资本生产关系完全取代的过程,是拓居边疆的空间形式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资本的全球转移,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利益出现了交融化趋势。此外,全球公共问题如国际安全、全球污染,迫切要求国家彼此之间打破传统界限,加强合作与交流。传统的政治边疆、文化边疆很大程度上融合转化至利益边疆范畴。谓利益边疆,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判定主权国家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的界限与范围。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对边疆已经不能孤立的从政治文化拓居过程方面进行研究而应从利益边疆角度,抓住经济因素的主线,深入研究边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我国与周围邻国之间的陆地边界达2.2万千米以上,其中边境线上有1.9千米以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说我国的边疆或沿边地区经济主要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处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远离国家经济中心,多数社会发展滞后,经济文化水平亟待提高。如以2009年全国经济发展数据为例,2009




年全国GDP397983亿元,西藏自治区GDP仅为437亿元,占全国GDP0.1%边疆地区中即使是发展水平较好的黑龙江省GDP达到8288亿元,约占全2%,也没有达到国内各省(区)GDP的平均水平,而剩下其他省(区)多处于全国GDP 1%以下的水准。因此,现阶段通过加强对边疆区域经济研究,寻找适合边疆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促进边疆经济的有效增长,实现边疆与内陆的均衡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的要求

1992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在边疆七省(区)批准成立了凭祥、东兴等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中哈霍尔果斯经济合作中心,这为促进边疆区域经济发展打开了前进之门。十一五期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推进,“10+1”(东盟十国+中国)“10+3”(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框架下,各国关税壁垒逐步消除,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增长,跨国次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地理上相邻国家间的部分地区(一般即为各国边境地区)为实现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互联合起来,共同促进跨国次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边疆区域由以安全防御为主的功能向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功能转换的实现,这对于加剧跨国次区域范围内的经济集聚和加速边疆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边疆区域经济学目前研究主要内容

1、边疆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经验

通过对边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边疆具体省(区)与邻国边贸发展实践,他们通过对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分析,总结边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提出合理应对本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这方面的研究有:李伟在分析中国-印度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历程时,指出该贸易过程存在规模小、水平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提出了重点关注贸易区,发展经济增长有利条件等措施;阮辉贵(越南)在回顾中国-越南跨境经济合作区经贸关系发展过程时,指出中越两国通过城市之间的合作,形成两国一城雏形,有效推动了两国之间边疆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2、边境区域合作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

我国边疆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区域合作的开展实质上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边境区域经济合作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者都持肯定态度:杨清震阐述了边境区域经济合作对民族地区有四点推动作用:1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2促进边境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3)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市场观念和开放意识,深化改革开发,4)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3、边疆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设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Y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