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红线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建筑红线是什么意思
所谓“红线”即是指城乡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和村镇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也就是城乡建设开发边界,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等各类区域性质的用地红线,还包括城乡道路交通用地的红线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用地的红线。在中国目前有关于“红线”最早的规定可追溯到2003年6月28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规[2003] 67号),这个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将城乡规划用地红线作为城市和村镇规划管理的控制线,对城乡用地进行调整,对工业园区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并不是简单地将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限制在这些“红线”之内,其中不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考虑。如今很多人都在谈论,说什么建筑物超过了多少多少米会影响美观,这无疑是对“红线”规定的误读,它只是告诉大家建筑物在这个范围内不合适。如果将“红线”规定视为死板的禁区,那么永远都没有真正的创新,建筑师只能去想怎样才能打破[gPARAGRAPH3],于是建筑师把精力投入到街头巷尾的墙面涂鸦、遍地开花的艺术装置等等现象,实际上,他们把创新的想法更好地表达了出来,而这些现象又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岂不是皆大欢喜?
一般来说,“红线”是用于判断一片区域土地利用性质的指标,同时它也用于区分某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程度,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距离”并不相同。除了用于土地的使用性质划
- 1 -
分之外,“红线”还有许多作用,例如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这些都是在严格遵循“红线”的情况下完成的。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具体有三个方面:其一,保证该地块的居住人口数量;其二,保证该地块的交通容量;其三,考虑地块内建筑物的间距。而对于城乡规划部门来说,它的“红线”主要用于区分特定地区的空间范围,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和公园等各类用地。由此可见,不同用途的“红线”所涉及的内容是不同的,而其背后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果将其混淆,必然会产生歧义,甚至会引起矛盾。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W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