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西班牙传统价值观对比研究

2023-12-13 00:3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和西班牙传统价值观对比研究》,欢迎阅读!
西班牙,中国,价值观,对比,传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和西班牙传统价值观对比研究

作者:陈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46

摘要:价值观是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和态度。本文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对价值观取向的分类——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人的本性、活动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比较了中国和西班牙的传统价值观。无论是共同点还是差异,都能够更好地促进了解,增进沟通。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西班牙;克拉克洪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071-02 一、国内外价值观研究现状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思维感官基础上用来认知、理解、判断、评价或选择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准则。价值观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主观性等特点。它是人类行为的内部动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西方心理学领域,价值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岑国祯等,1999)。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际学等学科都在这一领域进行过不同角度和层次的探索。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价值观涵义的研究、价值观分类的研究和价值观测量方法的研究。其中较著名的并被广泛采纳的研究有M.莫里斯的生活方式问卷、M.罗基奇的价值调查表、G.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研究等。国内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是照搬西方的方法,而后从理论架构和方法上开始突破。2006年成果激增,到2014年达到高峰。国内研究主要涉及价值取向、职业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不难发现年轻人是该研究的主要关注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主要的研究阵地。 二、克拉克洪价值观取向分类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价值观是某种文化中的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着人们从现有的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胡文仲,1999)。他总结出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普遍包括有五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人的本性、活动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本文将以此分类为模型,对比中国和西班牙的传统价值观,发现异同,追根溯源。 三、中西传统价值观之比较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一个人对于世界普遍本质的理解,是任何社会文化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强调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最高境界。庄子最早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将之发展成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回归自然。人们发现、顺从自然规律,根据日夜交替、季节变换等自然现象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易经》说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中国人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在哲学、思维及语言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求笼统,在感知上重直觉。西班牙坚持的是天人相分的宇宙观,世界是由众多各自独立的物体机械结合而成的,而人是最高级、最先进的,是超越自然之外的,对自然有支配和统治力量。

2.时间取向。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一般而言,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注重过去,多采用过去时间取向,尊重历史和传统;而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和民族则比较注重现在和未来。在现在时间取向的文化中,人们强调此时此刻,把握现在;在未来时间取向的文化中,人们规划和掌控未来。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重视历史,主张把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所以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的是过去取向。前车之履,后车之鉴表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强调了经验和智慧的象征。

3.行为取向。在行为取向方面,克拉克洪认为有些文化看重做人,强调在其位谋其事,强调生活体验;有些文化注重发展,强调个人的潜能;而有些文化倾向于做事,更在乎目标的实现,重视控制,强调使自己远离物质而约束欲望。几千年来中国人讲究做人胜于做事。做人,做好人,是人生最高理想,更是社会之期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向人们提出了做人的要求,而且修身,治国,平天下人的水准层层递进。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因为有为意味着矛盾、冲突,会破坏和谐;无为才能防止对立,防止矛盾的产生。中国文化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西班牙人具有好动、好奇、拓展、进取等海洋文化的特点和求变的民族气质;同时,西班牙又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带有浓重的大陆文化色彩。

4.人性取向。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克拉克洪的研究表明,对于人性的看法大致有三种:人性本恶、人性本善以及善恶结合。佛教和儒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认为,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摒弃恶念,言行向善。中国古代儒家圣人基本上是人性本善观点的代表者。其中尤其以孟子的表达最为明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深受《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观点的影响。中国人还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反映的是人性难变的观点。再者,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扬善,鼓励以感化大众。深刻影响西班牙人世界观的基督教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马联昌,1999)。基督教徒们深信,每个人都犯了罪,都亏欠上帝的荣耀,因而人性是恶的。人们普遍相信人类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轻信了蛇的话,偷吃了禁果,犯了原罪,上帝耶和华盛怒之下,将他们驱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出伊甸乐园,让亚当遭受劳作之苦,使夏娃受分娩之痛,因此人们只有在世上不断悔罪,才能够改变罪的本性,才能得以解脱。(马联昌,1999)他们认为只要不断忏悔自己的言行,不断努力超越现世,就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因而人性又是可变的。

5.社会关系取向。克拉克洪研究发现,在某些文化中,社会等级森严,人人服从权威;有文化中,人们对群体或集体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更看重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奋斗。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每个人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做出超出自己身份的行为,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尊卑关系鲜明。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历来有和平共处、相互依存的传统;注重仁义,倡导对陷入困难的人施以援手;提倡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或牺牲。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强调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应该互相帮助,集体的力量大。中国人不喜锋芒毕露,因为枪打出头鸟 四、结论

中国和西班牙位于欧亚大陆的两端,有着不同的民族形成史,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大不相同,因而我们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差异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方面,本文所探讨的是两种文化中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具有排他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价值观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中,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它。 参考文献:

[1]Kluckhohn Clyde.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M].T.parsons E.shill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1962.

[2]岑国祯,顾海根,李伯黍.品德心理研究新进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陈星.从中西谚语看中西传统价值观[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4]胡文仲.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 [5]马联昌.西班牙语与西班牙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宋洁.从对自我self的认识看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7]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T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