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育人特色发展》,欢迎阅读!
文化育人特色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创 设良好氛围;有利于推动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 重要环节。
一、 认识与思路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在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 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历史传统、教育和管理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 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以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 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东城区文化底蕴深厚,有历史悠久的孔庙国学;有新文化运动的北大红楼;坐落着中 心城区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天坛;东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全市评选出的 首批33所“百年学校”,我区就占 11所,其中府学胡同小学已有 600多年历史。另外史 家胡同小学的和谐教育、一师附小的快乐教育在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有着引领示范的作用。
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东城区教委以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为契机,推进我区学校文化建 设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取得新的成绩。我们坚持内涵发展、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重的原 则,通过实施办学条件达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特别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等途径,促进我区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进一 步提升。
近年来,学校在观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历史 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二、 措施与成效
(一)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促进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 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教委提出三点建议:
1. 以文化思考推动课程改革 。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为:建构适合不同学生的多元发展 路径,尊重师生的个性选择,鼓励师生的个性发展;发现不同潜质的学生,发展每一名学 生的优势潜能;自主安排课程,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2. 以文化底蕴引领人才成长 。一个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必然也必须体现学校的精神、 彰显学校的文化。通过“倡导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启 动“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引领工程等,形成一个层级带动、统筹 安排、均衡布局的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另外通过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心理研修班 等,逐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有效机制。
,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
3. 以文化精神提升德育实效性。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内容,学生文化活动的功能和效应 需要我
们不断培育。学校通过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班级文化建设”、“志愿服务 小队”等德育活动,从新的认识角度为这些品牌活动赋予新的内涵。
特色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为学校特别是中、小规模学校指出了发展 的方向。我区以推进“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特色 校”评选为抓手,指导并激励基层学校找准自身发展与工程推进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于此同时,借助市教委“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研究”项目组、“学校特色规划与制 定”项目组的专家团队支持,帮助学校梳理发展脉络,科学运用战略分析表,找准优势与 不足,认清发展机遇与挑战,有效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调整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取得了 切实有效的成果。光明小学、府学胡同小学、板厂小学、景泰小学依托学校先进的管理经 验和已有的特色品牌,在项目组先进理念引领和指导下对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精确定位, 徜徉在“文化立人”管理之路上,沉浸于“智慧校园”处处精彩中;师生共享“幸福教 育”,发出“光明•我能行”的自信呼唤。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小教科编撰东城区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成果集《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教育 均衡发展学校特色建设集锦》。全区小学呈现出了 “千帆竞渡”的良好局面。
(二)着力推进规范化工程,促进物质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 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学校 物质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 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为全面借助东城区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 做出科学诊断,制定《东城区
2007-2012年小学规范化建设规划》。与此同时,制定《关
(东教发〔2009〕5号),建立了校长为第一责任
于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意见的通知》 人的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体系。
按照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我们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置换、 调整、撤并。新建一师附小,建成小学课程资源中心
(史家小学基地)、帽儿课程活动中心、
小学活动课中心等学区课程资源中心,在落实改善办学条件目标时坚持走“精品化”、
“功能化”的道路,提高了我区校舍和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努力实现硬件资源、课程资源、 人力资源学区共享。
新鲜胡同小学已有 280年的历史,远溯正白旗觉罗学学府,历史悠久,校风醇厚,规 范化建设工程启动为学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新鲜胡同小学搬入新楼,古老的建筑得到加 固整修,在百年书香的涵养下,古朴的学堂和崭新的教学楼融化出更浓郁的张张墨香。织 染局小学位于皇城根遗址公园北端西,通过规范化建设,学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 其中建有现代化安全应急体验教室等
11个专用教室,是一所 崇尚“知心教育”,营造善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R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