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读书心得

2022-08-15 23:0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指南》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心得,指南,读书
幼儿出发创建快乐童年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红宝书”,是现今指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幼儿教师科学实施工作的明灯。它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有关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要比《纲要》更加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

《指南》通过一些教育小案例和教育建议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引领作用,还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明确参考依据。因此,认真贯彻学习《指南》的精神,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其自身工作的迫切需要。下面,我就品读《指南》后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每个孩子都期望交流

尽可能地与每一位孩子交流,语言是在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环境中的交流往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不论是日常交谈、晨间谈话还是集体教学我们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交谈的机会,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疑惑。那作为教师,如何与幼儿通呢?平等,我认为是关键。

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我们在幼儿相处时,应始终扮演朋友的角色,尊重幼儿,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交流,大多发生在孩子向老师报告周围的情况、自己发现的秘密或是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能力等方面。比如,幼儿用积木搭好了一座房子后,他也许会兴奋地跑过来,急切地要告诉你他搭的房子多漂亮,倘若这时我们的反应仅仅是“确实很漂亮,你真能干”这样一句机械性的鼓励语言,那么


孩子接收到鼓励后,此次交流便告终结。但是,如果我们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充分谈论有关房子的话题,“你搭建的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你还能设计哪些造型呢?能为老师解说一下吗?”如此,教师与幼儿有关搭建楼房的个别交流就展开了。而对于一些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我们则需要有技巧的引导他们,耐心倾听,抛出话题。

二、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不单是幼儿教师,换作任何人,对于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都抱以赞赏的目光,总能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相较之下,部分内敛、能力较弱的幼儿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我们身边时常能发现角落里低头不语,只顾啃自己手指的内向孩子,殊不知在他们身上依旧隐藏着我们所未发掘的“闪光点”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位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树立“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的教育观、儿童观,一视同仁,并且因材施教,争取做到五领域的和谐发展。

我们班的“淘气包”沈天赐可以说是“远近闻名”,调皮捣蛋的事每一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上课多动,吃饭时乱扔饭菜,还无缘无故去招惹同伴,但就是这样的小淘气,用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彻底转变了我对他的印象。一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有秩序地放下小椅子排排坐好,“慢条斯理”的沈诗琪是最后一个出来的,恰好小椅子没有了,她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正在这时,沈天赐一个起身,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的椅子就递给了诗琪,诗琪也被这一举动给怔住了,并没有立即接过椅子,天赐见状边说“给你”边把椅子往她手里塞。“那你怎么办?”“它是女孩子,我是男孩子,我不怕站,站不累。小天赐振振有词地说道,看着眼前这个“小暖男”,我打心底里感到喜悦和感动,随即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向天赐学习小伙伴响起了掌声,平常大大咧咧的天赐居然羞涩地红了脸。

孩子的简单举动让人感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纯洁美好的,不能因为他们的缺点就否定了优点。更不能因为他们平时的调皮,就一直认定他们是不听话的孩子。这样是不公平的。正如沈天赐,即使平日里有些顽皮,但他也有优点,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小男孩,这些优点像沙丘里的金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三、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


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我认为是快乐,还给孩子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才是重点。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爱孩子,当然,爱孩子也可以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孩子其实也伴随着我们成长。

起初的我们一大早就开启了“唐僧模式”排好队做操,喝牛奶时不许讲话,上课时不乱动,午睡盖好被子;到了临近放学,又是一通说教。无数个“快点”无数个“不对”无数声“指责”成堆禁止出错的话语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于是,部分幼儿开始害怕出错,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师幼关系就会变得紧张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试试换一种方法,比如说“你今天午睡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钟,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老师要奖励你一朵笑脸花”;再如,看到孩子写数字磨磨蹭蹭,甚至连写个学号都要涂改多遍,我们便可这样鼓励他“今天你不用老师提醒就知道要写学号了,既然有进步,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8以内的加减还难吗?”小朋友都喜欢被老师肯定,尽管有些话语听起来与幼儿实际不太相符,但只要我们出于发展幼儿的目的,也就无可厚非了。

总而言之,通过品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意识到孩子才是幼教育的重心,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时时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摒除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素;我们应俯下身体,蹲下来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从而引导他们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与此同时,我清楚地明白《指南》只是指导手册,我们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标尺去测评幼儿否则它将变成束缚幼儿和教师的枷锁,适得其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的幼教理念,调整教育思路,还给孩子们一个“生龙活虎”的快乐童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P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