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霉菌性阴道炎病因的探讨》,欢迎阅读!

・382・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 3月第 11卷第 3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 March. 2004 , Vol. 11 ,No. 3
对霉菌性阴道炎病因的探讨
王桂红 ,邹卫霞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德州 253000)
[摘 要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多发病 ,影响着大多数妇女的健康。本文从女性的生理、生活方式、生习惯以及 性卫
其他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导致霉菌性阴道炎致病因素 ,为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念珠菌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病因
在成年女性中 ,有 3/ 4的妇女至少体验过一次霉菌性阴道有脚气。脚气 (又名香港脚)的病原菌 ,主要是红包藓菌 ,也有 炎疾病的痛苦。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寄生菌 ,常潜伏在口腔、不少是白色念珠菌 ,脚气的传播 ,主要以乱穿鞋袜或公用擦脚 肠道、肤及阴道之中皮 ,影响着大多数妇女的健康。最常见的巾等引起。
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多种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发作及复发有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大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如在公共 关。结合妇科临床经验研究一下导致霉菌性阴道炎致病的因浴池洗澡 ,洗外阴与洗脚同盆。上厕所前后不洗手 ,便后从后 素 ,以便为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提供参考依据。向前擦拭。有人统计在公共浴池洗澡者患病的危险性是在家
1 普查情况中洗澡者的 3倍多。加之在公共浴池洗澡时 ,身体的暴露和间
我院去年、年对女性患阴道炎普查情况简单报告如下今 :接接触使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危险性大大增大。
2001年至 2002年女性普查门诊总数 1 000例 ,患有霉菌性阴 2. 3 性生活 霉菌性阴道炎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当女性患
道炎的有 300例 ,滴虫性阴道炎 290例 ,细菌性阴道炎 410例 ,病后 ,在男方的生殖器、腔、道内可能隐藏着此种致病菌口肠 , 平均年龄在 18岁~45岁。而在 2002年至 2003年女性普查门但多无症状。致使病菌得以长期潜伏 ,在日后房事过程中 ,它 诊总数 1 000例 ,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有 700例 ,滴虫性阴道们悄悄地进入女方的生殖器 ,造成霉菌性阴道炎。还有一些不 炎 109例 ,细菌性阴道炎 191例 ,平均年龄同上。从以上数字良的性行为 ,如口交、交等 肛,成为复发此病的重要根源。 可以看出 ,今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比去年明显增多 ,这是什么男性阴茎包皮炎 ,阴囊及周围皮肤的霉菌 ,会通过性生活 原因呢 ?下面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作如下分析。带入阴道 ;女性外阴、阴道黏膜有损伤时 ,也可通过性生活发 2 病因分析病。
2. 1 气候原因 德州市今年大多数月份较潮湿 ,如 7月份下 2. 4 身体疾病 全身或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众所
了一场罕见大雨 ,雨深地方能过腰 ,11月份大多时候为大雾天周知 ,全身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因某些疾病长期服用 气 ,平时很少晴天 ,这种恶劣天气给人们带来很大危害 ,衣物不
能得到充分阳光照晒。长期潮湿气候与今年霉菌性阴道炎致 didiasis ,RVC)。 病有很大关系。糖尿病患者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偶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
2. 2 生活方式 穿不同材料内裤也是导致霉菌性阴道炎致病炎 (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患者述有高糖饮食后症状性
的一个原因。穿化纤内裤 ,尤其是尼龙内裤 ,透气性差 ,使会阴阴道炎加重。
湿度及温度增高 ,阴道内病原体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速度 2. 5 治疗不彻底 念珠菌可以侵犯至黏膜或上皮层的深部 , 骤增。据报道 [ 1 ] ,在健康妇女中阴道霉菌带菌率为 1. 8 % ,妇如用药不足 ,方法不当或用药时间不够长 ,菌丝依然存在 ,均可 科患者中为 3. 3 %~5. 4 %这些无症状的霉菌携带者一旦时发生 RVC。
尼 2. 6 药物原因 避孕药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据研究表明含高 机成熟 ,可出现症状集体征而致病。所以穿化纤内裤、龙内
裤 ,尤其紧身者 ,会增加霉菌性阴道炎发病机会。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念珠菌的阴道寄居率 ,激励与妊娠
温水洗浴外阴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当经常用温水洗浴外相同。宫内节育环和阴道海绵的使用亦增加 VVC的发病率。
阴时 ,由于水的 p H值为 7. 1或高于 7. 1 ,使阴部的 p H值经常 2. 7 饲养家畜 养兔易患霉菌性阴道炎。许多养兔的个体户 处于偏碱状态 ,从而消弱了阴道的自净作用 ,使正常的菌群失易患此病。这是因为家兔饲料多为粗饲料 ,粗饲料除青草外还 调而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含有霉变的干草。兔舍潮湿 ,这是霉菌性阴道炎的诱因。年老
用各种清洁液冲洗阴道易患霉菌性阴道炎。这是因为一母兔 ,体内激素水平下降 ,阴道内正常酸性环境改变 ,有利于霉
Ξ[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4)0320382202 ,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如人去喂 些女性有每天冲洗阴道的习惯。如肥皂、洁尔阴、. p粉等化菌生长繁殖。且一般公母混养p 学物质 ,可刺激黏膜 ,引起阴道轻度水肿、尿不畅、阴瘙痒排外 ,养这种带霉菌的家兔 ,人也必然传染上霉菌性阴道炎。
这是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重要原因。 2. 8 思想原因 小毛病,“ ,不要紧”有些妇女未能及时就医 , 穿拖鞋、脚气患者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据有关材料 ,在这种消极的就医态度 ,也是患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 ,发现患者本人或家人有 289例患3 预防建议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 3月第 11卷第 3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 March. 2004 , Vol. 11 ,No. 3 通过以上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影响工作、生活、更影响情 绪“难言之隐”成为“难受之罪”。如何预防呢 ? , 必须加大霉菌性阴道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妇女保 健意识。提倡良好的性生活方式 ,避免口交等不良性交方式。 规范公共浴池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减少间接感染机会。重
・383・
视生殖健康 ,患病后应积极就医。
参考文献 :
[ 1 ] 黄碧静 ,姚秀玉 ,遇惠敏 ,等.妊娠妇女阴道真菌带菌情况调查 ,中
华妇产科杂志 ,1998 ,23 (4) :237.
婴儿闷热综合征 73例临床分析
王 莉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长治 046000)
婴儿闷热综合征是指因保暖过度 ,捂闷造成缺氧 ,高热及吸氧 ,轻者用鼻导管 (氧流量 0. 5 L/ min~ 1 L/ min) ,或头罩 5 抽搐为主的征候群 ,严重者或治疗不及时均可导致死亡或遗留 L/ min ,重者给予高频喷射正压呼吸机。③止痉 :首次鲁米那 神经系统后遗症 ,现将 1992年 8月至 2002年 8月收治的 73负荷量 15 mg/ kg~20 mg/ kg肌注以后改为维持量每日 5 mg/
例分析如下。 kg。④补液纠酸 :蒙被患儿多数为高渗性脱水 ,一般补 1/ 3张 1 临床资料左右 ,第一日补液量 100 mL/ kg~150 mL/ kg ,根据脱水程度及 1. 1 一般资料 对象 :①患儿均有明显蒙被、热史闷 ,入院前电解质浓度调整。纠酸多用 5 %碳酸氢钠 ,每次 5 mL/ kg稀
和/或入院时有高热 ;②无严重围产期窒息和产伤史 ;③有惊厥释成等渗液后静脉滴入 ,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及时调整。⑤颅 和意识障碍表现 ,可排除其他引起惊厥和意识障碍的疾病 ;④内高压的治疗首选 20 %甘露醇以每次 2. 5 mL/ kg ,6 h~8 h 1
感染症状轻或无感染。本组男 44例 ,女 29例 ,男与女之比为次 ,根据患儿颅高压表现逐渐延长用药时间 ,部分病例短期应 1. 5∶ ;年龄 < 28 d 32例 ( 43. 8 %) ,~3个月 27例 ( 37. 0 %) ,用地塞米松每日 0. 25 mg/ kg~0. 5 mg/ kg。⑥呼吸不规则 ,面 1
~6个月 13例 (7. 8 %) ,6个月 1例 ( 1. 4 %)。冬春季发病为色青紫的 ,东莨菪碱能兴奋呼吸 ,改善循环 ,按每次 ( 0. 02~0. 主 ,11月份~4月份发病 66例 ( 90. 4 %) ,5月份~10月份发 03) mg/ kg ,静脉推注 ,10 min/次~ 15 min/次 ,至面色红润 ,呼 病 7例 (9. 6 %) ,70例 (95. 3 %)来自农村。吸平稳 1 h~2 h后逐渐延长用药时间至停用。⑦辅助用药 :能 1. 2 发病诱因 患儿起病前部分有上感、泻等症状共,维生素 腹 , 32 量合剂 C 、 , 脑活素等促进脑功能恢复。⑧结果治愈 E
例 ( 43. 8 %)。起病急骤 ,有明确捂热史 :①新生儿捂被过厚 ; 59例 (80. 8 %) ,好转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6例 ( 8. 2 %) ,死 ②母婴同盖一被 ;③乘坐交通工具裹盖过严 ,通风换气不畅 ;④亡 8例 (11. 0 %)。 患儿本身发热蒙盖过多以发汗降温。2 讨论
1. 3 临床表现 ①发病时间 :大多数在凌晨哺乳时 ;②高热、婴儿闷热综合征为基层医院儿科急重症病之一 ,其特点 : 大汗及脱水症 ;~ 40℃ 47例占 63. 9 % ,40℃~ 42℃ 21例占①发病年龄小 ,主要为 6个月以内的哺乳儿 ,可能与小婴儿神 28. 8 % , > 42℃ 5例占 6. 8 % ;③神经系统表现 :惊厥 10例 ,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中枢调节能力差 ,体表汗腺功能不成熟及
收稿日期 :2004202202)
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 ,不能挣脱捂热因素等有关 ;②发病急 ,进展快 ,(病死率高 ,病前 反应迟钝 ,4例呈昏迷状态 ;肌张力增高 11例 ;肌张力低下 31多健康 ,病后很快累及多脏器 ,因认识不足或询问病史不详易 例 ;前囟紧张 11例 ;颈抵抗 8例 ;双眼凝视或呆滞者 25例 ;④误诊误治 ;③农村和冬春季节发病率高 ,与农村缺乏科学育儿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表现 :面色青紫伴气急 21例 ,呻吟 34例 ,知识有关 ,尤其在北方山区有“坐月子”习俗 ,一百天内婴儿被 不规则呼吸或呼吸暂停 12例 ,双肺可闻及 音 14例。心率 >捂在家中 ,穿盖过多 ,通风不良 ;④高热大汗呼吸异常和抽搐昏 160次/ min 48例 , < 100次/ min 6例 ,心跳骤停 3例 ;3例出现迷是该症的主要表现 ;⑤高血钠和酸中毒常见 ,与水分丢失、 血 呼吸循环衰竭。⑤消化系统表现 :均有纳差或拒乳表现 ,腹胀容量不足和缺氧有关 ;⑥立即解除捂热因素是紧急处理的有效 20例 ,吐咖啡样液体 2例。⑥泌尿系统表现 :少尿 20例 ,无尿措施。
4例。⑦伴随疾病 :肺炎 13例 ,腹泻 10例 ,先天性心脏病 2加强科学育儿宣传、育 ,改掉不良习俗教 ,适时包裹婴幼儿 例 ,脐疝 5例 ,腹股沟斜疝 2例。是预防本症的有效措施。详细询问病史及早准确诊断 ,迅速解
1. 4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 120 g/ L 35例 ( 72. 6 %) ;白细除捂热因素可阻止病情的发展。首要关键退热 ,一般采用物理 胞 > 10×109 / L 33例 (45. 2 %) ;血钠 > 145 mmol/ L 31例 (42.降温 ,新生儿应避免体温骤降发生硬肿症。该病的病死率高 , 5 %) ,血钠 < 130 mmol/ L 8例 (11. 0 %) ;血钾 > 5. 5 mmol/ L 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的脑功能衰竭 ,及时抢 例 (8. 2 %) ,血钾 < 3. 5 mmol/ L 5例 ( 6. 84 %) ;血钙 < 2. 1救缺氧与抗休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闷热患儿均有不同程
mmol/ L 30例 ( 41. 1 %) ;二氧化碳结合力 < 18 mmol/ L 43例度的脱水和脑水肿 ,以“快补慢脱”为主 ,以便尽快的补充血容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4)0320383201 (59. 0 %)。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脑水肿有确切疗效 ,可用地塞米松与脱
1. 5 治疗及预后 ①立即解除包裹衣物 ,去除捂被因素和保水剂同时静推 ,在抗休克同时严密观察颅内压情况 ,促进患儿 持通风、温降 (温水浴或头枕冰袋 ,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②脑功能恢复 ,降低病死率。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N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