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弟种树的有趣少儿故事

2023-02-23 17: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兄弟种树的有趣少儿故事》,欢迎阅读!
种树,少儿,有趣,兄弟,故事
四兄弟种树的有趣少儿故事

每种一棵树,地球上就多了一抹绿色,地球的环境就得到了一点改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故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

四兄弟种树的幼儿故事

四兄弟在后花园移植了一株罕见的黑牡丹树,他们视之为珍宝,决定由四兄弟共同管理,每人轮流一天。为了能使黑牡丹树更地好成长早些开花,四兄弟都殷勤看护尽职尽责。

首先由老大看管。他整日里围着黑牡丹树团团转,一遍又一遍地为黑牡丹树松土锄草拣去杂物,工作细致极了,一天下来累得满头大汗。

第二天轮到老二,他一见提出了异议:“哪有这样松土锄草的,不小心把根部锄坏咋办?再说了,这几天高温闷热,气候干燥水份蒸发快,应多浇水才对呀。”说罢忙去挑来水把黑牡丹树给灌了个够呛。

第三天刚破晓老三就出现在后花园,见到老二给树灌水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唉呀呀,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哪有光浇水树能长大的道理?应当多上肥料才正确嘛。”话一落音就急匆匆地挑来一担农家肥一古脑儿给全施了下去。

第四天一早老四接踵而至,他胸有成竹地对众兄弟说:“你们都太缺少经验了,要使花开得艳丽整枝是关键。呶,底部多余的叶子没用,养料全被它们抢走了!”说完不管七三二十一,操起剪子把叶子几乎全给剪光。

四兄弟各抒已见个个手忙脚乱。尽管他们满心期望着黑牡丹树早些开花,但事与愿违,不争气的黑牡丹花终于没有开成,几天以后,黑牡丹树就渐渐枯萎,不久就完全失去了生命力。

——请外行人来办事无异于瞎折腾,最终难免要把事情办糟的。 名人与植树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


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决定确定每年的3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与植树有联系,传出了不少趣闻佳话。

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打一次胜仗后,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有一个特别的条件:治好一个普通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症病人,种五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自己也被人称为“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她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军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军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咱们一起种树去

春天到了,小河里的水解冻了,小鸟飞回来了,地上的小草也开始发芽了。牛牛看着窗外蓝蓝的天,真想出去在草地上跑几圈,于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M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