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学案》,欢迎阅读!
师生学习案
年级: 八 学科:语文 分课时:1-2 总课时:81、82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最后一次讲演》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演讲的一般要求。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受讲演者的情感,理解演讲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一、浏览学案、明确目标。 二、自学: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人中国的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的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2.写作背景:
画面回放
当时李夫人带着悲泣走到台上,愤怒地控诉国民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反动派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
劣的罪
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行,报告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3. 了解讲演词: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4.加点字注音。
挑拨离间( ) 赋予( ) 卑劣( ) 蛮横( ) .....
时泣不成声,一千多听众大都愤然泪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镜的特务分子不顾纠察队一再制止,在会
污蔑( ) 卑鄙( ) 锤击( ) 挑拨离间( ) .....5.解释词语(背诵,互查)。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6.概括段意,写在课文里。 7. 感知课文内容,问题探讨:
场中抽烟、说笑,无理取闹,想造成混乱,趁机杀闻先生,但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因为人多 不敢下(2)“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手。闻先 生本来并(3)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
不准备讲
找出答案。 话,现在 看到敌人(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这样猖狂
实在抑不(5)分析重点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住心头的
愤怒。 (6)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7.读懂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8.写法:
(1)褒贬色彩的词语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讲演者的强烈的爱憎。 (2)句式的灵活运用,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 (3)反复、排比、对比的运用,更增加了表达的效果。 (4)人称代词不断变换,有利于配合讲演者表达思想感情。 三、交流、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7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