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钥匙与锁散文》,欢迎阅读!
![散文,钥匙](/static/wddqxz/img/rand/big_67.jpg)
钥匙与锁散文
钥匙与锁散文
现下吃的这种药会致人失眠,不吃病又不能好。失眠就失眠吧,索性拥被,闭目,养神。忽于黑暗里默忆细数起迄今所遇过的种种钥匙与锁,倒也觉着有趣。
出生后体弱,父母就请了姥姥来做“保妈”,亲手为我戴上了“锁”,叫生肖锁亦或长命锁?这倒不甚详知,只知其意寓是将幼年魂魄不全的小生命拴锁住,以佑其无病无灾平安康健。等到十二岁周龄时,再由这位“保妈”亲手将“锁”打开,意味魂魄生全顺利成人了。至今仍深刻记得“锁”我的那把锁,是姥姥用崭新红布,裁剪成宽长条状,再用针线细密裹缝成的一个项圈状,圈层十二,粗若手指,有一把小巧的黄铜锁,xx似的缀在布项圈的底端,精致的奇怪,好看的好命。乡俗里“保妈”的身份,一般多是幼儿母亲的同龄般辈者,然我的保妈却例外是姥姥,乡下人叫姥姥为姥娘,遂自小就一直戏称姥姥为“保姥娘”。十二岁那年开过锁后,那挂漂亮的项圈锁及钥匙,并一应开锁仪式用过的香烛钵具,用红布包裹后,投进了长流水中,不知去向了。我的“保老娘”寿至七十六,迄今去世亦好多年了。醒里梦里常想她。
大人们在自己稍大一些时,就教给如何开锁与锁锁,农忙或因事不在家时顾不上照管,一个人外头玩儿累了渴了饿了,就依着小路一径走回,在门洞底下一角落的砖块下找出门锁钥匙,自己启门入屋,寻吃寻喝寻睡。农村长大的娃娃们多是这样。记得那时自家的门锁是个扁扁的火柴盒似的铁块儿,上似漆漆,一面上嵌着个小铜片装饰着,亮嗖嗖的耀眼。锁孔在铁块儿下方,样子有几分像裂开的豆荚。钥匙是个圆饼衍出的锯齿状,花花巧巧的,也很美。后来些,门锁又换成了掌心大的一个,通身粹黑,花纹平刻,拿在手上涩涩的,很沉。再后些,家门锁便三年五年的换一茬,自己也随锁的更替渐渐长大。
长成姑娘后,自己有了羞涩朦胧的小女儿心事,于是就买了加锁的笔记本,像个小箱子,每夜里打开关住,伏在灯下桌上偷偷地细细
密密的记录着自以为是天下最大的“天机”。其实后来才想见,那不过是每个人成长过程里必走的路必经的事罢了,无甚个秘密可言。
上学,毕业,历世,成家,钥匙与锁像柴米油盐一刻也未曾离过手。抽屉的,柜子的,家门的,自行车的,单位的,更衣室的……钥匙串儿越积越大越积越沉,生活也逐渐丰富繁杂起来。记得结婚时,乡邻嫂子送我一带密码的皮箱,老绿色调幽幽朴朴很雅观,提手弯曲光滑也得劲儿。在皮箱正立的上方,有四排可以随意滚动的数字嵌在其中,像魔方样转来转去,等转合上预先设定好的那四位数,锁就自动打开了。上锁时亦只需用力将皮箱关上,再将那四位数字打乱即可。那个皮箱很不便宜很时髦我也很喜欢,算来那是初次接触到有密码的东西。后来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依序有了存折密码、工资卡密码、楼宇门密码、手机密码、电脑密码、QQ密码、博客密码、微博密码、邮箱密码、网银密码、支付密码、买书购物网密码……眼下里,密码是锁多如牛毛,密码又是钥匙,繁杂难记。如此倒也罢了,未防一不小心被窃盗了去,隔三差五还得频频改输更换,真是把人搞的头也大了,有时候思维紊乱,忘记或搞混了哪个密码,锁住的不是别人,倒成了自己。
据闻,钥匙与锁最初是以绳与石头的形式出现的,后来方有了木质的,再后来才有了铜铁之类的。相比,现下的钥匙与锁可算高明多了,磁控的`、声控的、光空的,甚至于有靠人之眉脸、指纹、眼波、气息来识别锁启的,想想就觉神奇就觉了不得。
“闭”,“链”,“必需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一种用铁环勾连而成的刑具”,此系旧时对锁的一些称呼与解释,听着具足古意,亦具足束缚之觉萧杀之气,皆不比今人唯美,赋予锁“平安”“长命”“同心”的好名与吉意。前一段看新闻,说某名山景区同心桥上的同心锁泛滥成灾,已严重影响到了景区游人的安全。管理者几经商讨亦无办法,那些死锁,终是无处安放。原来昭示寄予着美好爱情的信物,风吹日晒无人打理呵护,最后尽沧桑破败成恼人的垃圾,堆砌摇坠着,急待处置。可见一切流于形式之事物,是必不能持久的。“同心”之力原在于心,并不在于锁。新近遇识的博友理洵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