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与汉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2022-10-14 19:5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汉字与汉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汉字,文化发展,研究报告,关于
关于“汉字与汉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有人说:“汉字是汉文化的根。”我觉得这样说是倒果为因。因为是先有汉文化,后有汉字的。换句话说,文化历史远比汉字长久。当然,汉字的产生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也的确起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同,在它本身的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有些汉字的结构表现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好比“取”这个字吧,它表示用手取耳,其实在古代的猎狩或战争杀敌,都是要割下左耳作为标记的。还有一些字则是以其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例如“炮”这个字,在较早的时代,由于使用冷兵器,故而在当时,这个字的部首是“石”。等到后来,火药发明了,就用“炮”来发射火药,于是便将部首改为“火”了。另外,汉字产生以后,以汉字为本体,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甚至有些还被后世当成是一门艺术而津津乐道。例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等。还有许多字谜与隐语,也都是依托汉字的结构而构成的。如,一个字谜,谜面是“大小参差”,谜底是“灯”。乍一看,似让人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但细细品味,它巧妙地利用了汉字重组的规律,将“大”、“小”二字拆分后重新搭配而成谜底,真让人拍案叫绝!此外,由文字的形体产生了一些词语,如:“八字胡”、“丁字尺”、“十字路口”、“金字塔”,等等。 当然,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以上这些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汉字发展的数千年历史过程中,它沉淀了许多许多,给我们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文化财富。

相传当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何其惊天动地。汉字的特殊的整齐性丰富性简练性与音乐性形成了我们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现在中国的孩童尚不经事,却已经会背诵“床前明月光……”;武汉的黄鹤楼虽系后修,非原址,但是有崔颢与李白的诗在,黄鹤楼便永远矗立在华人心中。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赤壁、泰山……这些景致,都是因诗文而永垂不朽的。从汉赋到唐诗,再由宋词到元曲,无一不印着中华文学前进的痕迹。而只有再这样一种文化的感染下,才会生出这么多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再说书法吧。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再由楷书,到行书、草书,汉字这类文字已经由书写符号上升为一种艺术。而只有在汉文化的熏陶下,才可能涌现出这么多光耀千古的书法家。

由此可见,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以及汉字与其他文字在功能上的比较,它都无愧于“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称号,以至我甚至觉得,汉字是更高层次的,其他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都是汉字这个强大载体的衍生物。没有汉字,国人的智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没有汉字,历史科技无法记载和流传至今;没有汉字,思想和艺术不能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在我看来,正因为有了汉字,我们身边所处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丰富多彩。

有这样一个趣话:罗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来到中国,向孔夫子请求赐予文字孔夫子正在吃饭,口无二用,于是用筷子夹了几茎黄豆芽放在大使的帽子里。大使带回罗马,就成了现在流行世界的罗马字母。

这自然是一个夜郎自大的杜撰,但若走另一个极端,把汉字看得一无是处,就必将迷失自我失去自尊,失去国格,从而沦为愚奴,被强虏踩在脚下。


作家王蒙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中国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倒,踏遍坎坷却依然充满生机,无非是因两条纽带的维系:第一:我们都爱中餐;第二,我们都爱汉字。”可惜,我这篇讲汉字文化的论文,无法再用笔墨去赞美中华料理了,况且美味的中餐必会出现在我们的的饭桌上。而汉字,这与我们同样朝夕为伴,帮助我们交流情感,表述事实的朋友,岂不更该肃然起敬么?

过去,汉字与龟(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硅片①)结合,必将使古老的汉字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与此同时,伟大的汉文化也将犹如再生的凤凰,具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wK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