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新生入园后家长问题育儿案例简报》,欢迎阅读!
![园后,简报,育儿,幼儿园,新生](/static/wddqxz/img/rand/big_23.jpg)
幼儿园新生入园后家长问题育儿案例简报
图图(化名),是一位男孩,独生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孩子出生就成为家里的焦点,家里人都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番成就,能够扬名立万,为家族争光。
这个孩子自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孩子是爷爷奶奶送到学校,再送到班级。爷爷背书包,奶奶拿着早餐奶,到了教室后,这个孩子还是要爷爷奶奶陪护。孩子什么也不做,不和其它孩子说话和玩耍;就是孩子发的作业本,也是奶奶帮他收拾好。一个星期了,每天上午奶奶都在教室门口守候,否则孩子下午便不再来上课。
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及时与爷爷奶奶沟通,并单独找孩子谈心,鼓励孩子自己能行。最后,孩子同意自己一个人留在学校,不过条件是我答应他在学校有任何问题会帮他解决。一点时间后,我发现图图的书包里经常放着零食,有时还有零钱呢。一问情况,原来是孩子的父母作为其到校上学的“谈判条件”……
这里的图图为什么有着这么多的问题呢?首先,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意识,总是想着为孩子做好事,认为孩子还小,孩子就是孩子。殊不知,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养成生活惰性。其次,过分溺爱,随意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论孩子做事对错都给予满足,从而使孩子自我意识过强,长期以往,会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孩子当然会缺少明辨事理的能力。印度作家泰戈尔说过:“鸟翼系上黄金,这鸟儿永远不再天空翱翔。”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可以以利益驱动,不能把成人的功利主义带到教育
中,让孩子觉得实际利益是做好事的保证,这样孩子从小会出现价值观偏移,将来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自然成,说的就是此理。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满足,但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满足,就一定要说明原因,让孩子接受现实。此外,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一定要用积极的、正面的、最好的影响孩子,让“正能量”渗透孩子的思想意识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t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