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欢迎阅读!
![普兰,艾司,抑郁症,认知,对照](/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6.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永丽 魏瑞冬
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52例抑郁症患者作观察组,该组病例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和认知疗法进行治疗,择取同期收治的52例抑郁症患者作对照,改组病例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HAMD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HAMD评分为(8.4±3.2)分,对照组的为(13.6±3.6)分,,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6.4±4.2)分,对照组为(9.6±4.5)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认知疗法;抑郁症;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0-0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高复发、高致残和高自杀率都是其主要特点,对公众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报道指出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其他辅助疗法对抑郁症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在艾司西酞普兰基础上联合了认知疗法对5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10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27.2±11.2)岁,病程2-48个月,平均23.6个月,对照组52例,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27.6±11.4)岁,病程2-50个月,平均24.2个月,无其他严重的脏器管及肿瘤疾病,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定为20mg/天,每天观察患者病情,根据病情对药物剂量做出调整,最大剂量为60mg/天,接受2个月治疗。观察组药物疗法同对照组,同时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分阶段进行。初始阶段让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了解其症状和自身问题,注重其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指导患者记录症状出现时间、自己的情绪反应等,帮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患者分析不合理、不客观、不自主想法,使患者对认知和情绪行为关系有所认识;中后期帮助患者寻找不合理认知,放弃不合理想法,指导其学习更加接近实际的应对方式,重点是树立患者的信心,克服认知障碍。每周进行1次,50min/次。 1.3 疗效评价
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 t和X2检验分析数据资料,P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HAMD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两组的具体评分情况见表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61%,1例头痛,2例失眠,2例恶心,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54%,2例头痛,2例失眠,1例恶心,1例乏力,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情况比较(x±s,分)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由于自身的认知缺陷,其负面想法占据主导,容易做出威胁自身和社会的行为[3-4],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抑郁症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单纯用药治疗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照组单独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后的HAMD评分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这种控制方式仍然属于强迫性控制,解除药物后患者仍有可能复发。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了认知疗法,2个月后的HAMD评分达到了(6.4±4.2)分,同治疗前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用药治疗。此疗法的关键在于揭示功能失调性假设来改变患者的错误想法,通过自我监测和指导来寻找不合理认知,使患者的认知更加趋近实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能更好改善抑郁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明显,较快的控制了患者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进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宇新, 刘伟, 张志刚,等.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临床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 15(23):10-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张映虹,常发伟.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2):146-148.
[3] Scott B, Patten,Sidney H, Kennedy,Raymond W, Lam,Claire, O'Donovan,Marie J, Filteau,Sagar V, Parikh,Arun V, Ravindran .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dults. I. Classification, burden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J]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9,117 (1):5–69
[4] 王鹤秋,任志斌,王素珍. 艾司西酞普兰文立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16(10):1174-117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s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