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落而知秋

2022-10-04 21:0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见叶落而知秋》,欢迎阅读!
知秋,叶落而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思考与启示

江苏省宿豫中学 朱先平



2014高考已落下帷幕与以往相比,语文试卷的创新明显,题型内容变化较大,现简述如下。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第一题是词语选择,包括词和成语两部分,每个选项都是由三个词一个成语构成,明显

重视词的运用。以前高考也考词语,但主要考成语。这启示我们要把词语的含义落到实处,不能投机取巧,选取认为最重要的成语教学,否则会在跟头。

2 第二题考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体制短小、文字精炼、雅俗共赏、

历史悠久。对联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方面。它包含很多要素,如词性、韵脚、平仄、语义关联等。但因为是选择题,难度减低很多。 3 第三题考的是得体,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饱受娇惯,往往以自我位中心,

说话做事想着对方尊敬对方是他们的弱项,有时会影响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从这方面说,本题考的很有针对性和必要性。

4 第四题考的是衔接题,这种题型久没谋面,做这种题要注意行文的语境,意思表达的连

续完整注意陈述的对象陈述的角度等。

5 第五题是漫画寓意题,要求找出最佳寓意,考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也考学生的抽象

维能力,既要求学生整体的、全面的看问题,又要求学生把事物的道理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来。

如果说第一题考察的事基础,那么第二题考察的事文采,第三题考察的是说好话,第四题考察的会说话,第五题考察的是图意的理解和表达了。 二、 文言文阅读

今年江苏卷选的是《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属于论述性文体,这与以往相比,度增加了许多,以往江苏试卷往往考人物传记,一个人,几件事,很容易读懂和把握,稍难一点的事游记散文,以时间为序,移步换景,也很好理清文章的思路。但今年不同,读懂议论文要得其道、知其据、审其法,还要理清结构,没有一定的古文积淀很难读懂。

另外,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以前认为,八大家的散文较难,虽有读本,有很多学校不学,从本卷看,八大家的散文不但要讲,而且还要作为重点精学。

从题型看,6题考实词,第7题考虚词,这两题以前是作为一道题来考,现在一分为二,分值加大,可见对古代文言词义越来越重视。8题翻译句子由三题变两题,分值变小。9题考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原来是考人物性格,分值变大。可见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正在由句意向文意转变。 三、 古诗鉴赏

本卷考的是两首唐诗,这与考前专家预测的一直,前两年一年考唐词,一年考宋诗,今年考唐诗高考一直追求变,这个变也被人找到了规律。

这两首诗理解不难,意思题目交代很清楚,文字也较浅显,三题考察由分到合,属于比较阅读,近几年江苏没有出现这样的考题。 四、 名句默写

今年名句默写没有跳出考试说明的范围,初中高中、课外都有所涉及,值得一提的两句课外名句,一句来自《汉书》,一句来自《论语》,都是名著。“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有劝谏意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全面反腐的今天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






这两句都是常用常见名句,体现了“教师不会,高考不考”的宗旨 五、 现代文阅读一

以前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选一些内容结构相对完整的散文或小说,今年也考小说,但是是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节选,是“安娜之死”部分。她不属于文科加试必读篇目,因此对文理生是平等的,但读过名著的人肯定会占便宜的,从这一点说,高考是不是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指向呢?

阅读题共四个题目,虽然问题设计的方式不同、角度不同、问题的切入点不同,但都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展开。 六、 现代文阅读二

这个版块以前一般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或者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卷考的是议论文文本,时兼有散文的特点。作者朱良志是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出生,这篇文章阅读量不大,文意也不深,与阅读一合起来,共同体现了阅读题设计由外国到中国,由古代到现代的宽度和长度。三个阅读题分别是理解“个”的语境意、分析某一段的论述层次和阐释题目的内涵,题目由词到段,由段到篇,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这三个题目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语境意很重要,任何词句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语境。②议论文的结构考察不一定考全篇,它可以考某一部分或某一段。③重视审题,要重视题目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 七、 作文

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体现了作文题型的稳定性,本次作文体现了出卷老师的三个心思。

一是审题上不为难学生。阅读材料出现两个关键词,分别是“青春”和“不朽”,只写青春可以,只写不朽也行,把青春和不朽统一起来问朽不朽最好。

二是内容上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是贴近学生,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写自己的事,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可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其次是给出的两则材料观点完全对立,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便于顶层设计,便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可驾驭的材料。

三是立意上由针对性,充满了正能量。一个人的青春应该怎样度过?作文促进了我们思考。比如可以抓住第一句大赞青春不朽,也可针对第二句议论如何珍惜青春,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思古之幽情,辩证地议论青春,要青春不朽,就要好好的经营青春、珍爱青春、规划青春。



纵观本分试卷,试卷的题型变了,选择题由五道变成七道了,也有些考点由选择题变成列举题了。考试的内容变了,语音、字形、病句、标点都没有涉及。考试的难度变了,文言文的难度增加现代文的难度减少了。考试的指导思想变了,变得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生活需要了。一般说来,一份试卷的题型内容要稳定23年,从这一点说,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跟着变,要淡化字音、字形和病句,加大文言文教学的难度。相信只要我们老老实实抓常规,顺应并扣合考试的脉搏,明年的高考语文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p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