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欢迎阅读!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一、科普进校园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锡林郭勒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科技教育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生主体性活动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科普进校园活动是整个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科学教育在学校中既以显性课程(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手工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存在、也以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各种科技节、竞赛、科技俱乐部、科技协会等)存在。锡林郭勒盟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校园活动就是一个校内和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相结合的典范,即在工作室内也在学校内举办各种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益智猜谜、科普图片展览等活动,开展科学工作室进校园活动。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活动资源包7种12个款式,以及引进的七巧板、万花筒、木板KT板模型、金粉画、沙画套装五种活动资源包开展进校园活动。利用活动资源包的整合性、易操作性的特点,培训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讲授,把科学工作室搬进校园,搬上课堂。
锡林郭勒盟青少年科技活动月活动、锡林郭勒盟科普大篷车九月行动,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得比较好的一项活动。在四年的全盟青少年科技活动月活动和科普大篷车九月行动中,我们深入了13个旗县市区的40个乡镇、75所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每年都有主题标语,都有新内容,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作品展示、科普挂图展览、科普影片放映、青少年科普讲座、全国爱眼日活动、智力七巧板、全盟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作品展示、中科院科学家科普讲座、戒烟日资源包、环保日主题等活动。
此外,还开展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如节能在我身边、节水在我身边、全盟“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大手拉小手一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
二、开展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是青少年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内外日益融合。原来课外活动的内容,现在很多已经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校外活动和竞赛成为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现在课程中强调探究、活动、体验、解决问题、创造。课外活动和竞赛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课程学习的延伸和深化。比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竞赛活动、科学研究论文、英特尔求知计划等过去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现在成为研究性学习、科学课、手工课、劳技课、综合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奥林匹克五项奥赛是为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开展的。英特尔求知项目计划是向8—16岁的青少年提供计算机课外培训课程。我盟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都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据统计。我盟参赛的作品已有8项荣获国家级创新大奖,54项荣获自治区级创新大
奖,同时也带动一大批科技辅导员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盟青少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先后有近万名学生参加此活动的选拔,我盟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已经步入自治区前列。
三、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组织保证
为提高广大科技辅导员的科技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多期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班。举办了25期青少年科技创新讲座。共有200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我盟教师还多次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和全国科教创新作品展评活动,几年来共有20多名老师获得全国及自治区的奖项。同时为加强同区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我盟派出56位老师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他们带回来的是在新世纪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辅导员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力量源泉
目前我盟的科技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类型。科学课、综合实践课、手工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等科技活动都是学生体验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方面。但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主体很多,包括学校、社区、家庭、校外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等。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联合互动的有机整体,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各种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的形式并没有固定的常规,可以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本地区资源水平的科技活动形式。我盟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开展环境调查活动、种植养殖活动等,牧区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开展草原牧草品种辨别系列科技活动、矿产资源矿石知识讲座系列等科技活动。
我盟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重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加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我盟盟情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X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