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平路小学十二五教科研工作汇报》,欢迎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长平路小学十二五教科研工作汇报
针对传统“说教式、苦涩式”被动教研弊端,我校从2008年秋季起开始酝
酿创办教师“小课题俱乐部”,起草章程,几经修改;到2011年夏季,借助申报省级“十二五”课题之机,经过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市教科所黄达成主任等专家组论证,2011年底申报成功,被省教科院规划办批准为省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正式开始了《教师“小课题俱乐部”校本研修方式的创新研究》;2012年3月,开题会之际,又得到省教科院张晓东博士、市教科所陈静波副所长的指导,加快了创办“小课题俱乐部”,教研方式求新颖、实效的探索,教师们纷纷参与俱乐部的各类活动,开始尝到甜头,找到乐趣。下面,我来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开展的具体工作: 1、勤学多交流,紧跟“新三基”步伐
科研工作的前提是学习,而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长平路小学,学校将学习视作发展教师,提升质量的第一需求,领导要学习,教师要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一年来学校不断创造各种业务学习、科研培训的机会,开设教师论坛,轮流让教师谈“我的教育故事”,“小课题促我成长”,交流经验,畅谈研究收获;学校还将教师自学和专题培训学习相结合,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科研专家来校指导,另一方面不放学外派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近一年来,学校就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赴外地参加全国科研研讨会,老师们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提高了科研能力。学校小课题俱乐部从申请时“基于双基”开展科研,通过不断学习,学校上下认识到,新时期的研究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内容,更应有时代的气息,从而确立了“基于新三基”开展研究,即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基于网的教育研究、基于小班的教育研究,开展小课题俱乐部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室借助网络及报刊杂志,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前沿理论知识,组织大家谈体会,组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暑假期间专门组织教育科研研讨会,研讨会上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小课题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意义,使大家不断得到提高。
2、申报小课题,针对问题目标明
2011年9月起,我校启动了校级“小课题”的申报工作,彰显“问题真、切口小、周期短、过程实、突出用”等特点,明确“基于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主旨,拟出参考选题,自填选题意向表,宣讲申报简表填写要求,校园网选登申报表填写示例,引导出40周岁以内的教师们申报了20多个校级小课题,如《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图式板书增效”的课例研究》、《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心理活动细节指导的案例研究》、《中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笔记的指导策略》、《中年级小学生计算题高频率错误类型、成因及对策的研究》、《高年级数学课有效追问、深化思维的片段研究》、《生活英语任务驱动、游戏激趣的细节研究》、《小学高年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级英语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激活想象力的案例研究》、《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安全预防的方法研究》、《中年级信息课“抓两头,促中间”的小组个案研究》等等。这些突出课堂、微观、现场、行动、应用研究的小课题,深受教师们欢迎,其中已有10个被区推荐到市,第七期个人课题市立项7个,区立项3个,为全区各小学之首,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校级“小课题‘基础上稍作修改、转报成功的必然结果。
3、钻研磨课例,教研科研“一张皮”
聚集课堂教学主阵地,选择与小课题相应的教学内容,深入钻研磨课例,是我校小课题研究的中心。课前磨教学设计,课中磨导学策略,课后磨成败得失,总结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驱动常态教学速改进。
六语组(六年级语文组的简称,下同)四名教师(成莉、虞敏文、张弦、丁一丹)同备、轮上、互听、共研课,再推举一人在全校上《负荆请罪》一课;三语组(郑蕾、胡亚玲、刘慧、李慧)四人以《东方之珠》开展“同课多人异教”研讨;高数小团队多名教师(丁邦建、潘宁、尹文文、张艳芹等)从不同角度上研究课,同研“善思乐探”导法;低数小团队不少教师(焦华明、侯晓瑾、张娴等)围绕“点错成金”探索资源开发策略;英语小团队教师(徐品芳、胡薇、王茜、陈静)共研自主与合作学法与导法的高招;本校李慧与民生实小的倪老师“同课异教”语文课《蜗牛的奖杯》,本校虞敏文与区进校范庆荣主任分别上语文课《小草与大树》的第一、二节,跨校“同课异教研讨”更深化了研究;范佩蓉、丁邦建、王慧君、徐倩、龚雅瑜等人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相继获市一等奖,不少案例纷纷获省、市二、三等奖。上述各小组与小团队的磨课及其案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基于脑、基于网、基于小班”的“新三基”教育理念,协动左右脑,形象与抽象思维、情智同育;引导学生检索、优选、运用网络资源;迁移小班化教育理念,优化大班合作学习、发展每一个的导学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力,及时扎实地推动了我校各科常态化课堂教学的迅速改进与增效。
4、注重常态化,规范制度化科研
扎实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子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期初根据学校研究方案的设计,分解每学期应完成的学校研究目标,教师们则结合每个教师教学内容,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2、根据学期研究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学校教科室还与教导处联合开展研究课展示活动,其间涌现出的个别年轻优秀教师的研究案例和课例,学校进行全校展示。
3、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P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