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蒋、邓身上看改革时期的领导人特质》,欢迎阅读!
![特质,领导人,身上,时期,改革](/static/wddqxz/img/rand/big_18.jpg)
从蒋、邓身上看改革时期的领导人特质
222009301230001
白玲燕
中国近代史上,毛泽东和蒋介石领导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合作-斗争-再合作-再斗争的模式下引领了中国近代几十年的革命史,最终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国民党也被“赶”到台湾岛,在小岛上求生存图发展。伴随着第一代领导人的离去,以邓小平、蒋经国为主的两岸第二代领导人脱颖而出,他们为各自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基本矛盾的转移、领导人个性风格的不同,邓小平和蒋经国分别对大陆和台湾的领导也出现了区别于毛、蒋的不同的领导特质,并且邓小平和蒋经国两位领导人之间的领导风格也有所不同。本文即在通过对比,分析邓小平和蒋经国的不同的领导特质。
一、
区别于第一代领导人的第二代领导人的特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第一代领导人和第二代领导人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第一代领导人处于战争、革命时期,要调动全国大多数人民的积极性,驾驭庞大的军队,就需要领导者具有十分强大的个人魅力,所以在毛,蒋的身上都体现出了较为强势的、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这既是基于时代的差异,也是由于自身独特的个性所使。读过毛和蒋的个人传记就知道,毛是一个个性十足、争强好胜、豪放的人,蒋也是有着雄心抱负、懂计谋的人,若从心理学的人格分类来讲,他们俩人应该都是属于胆汁型人,这种人行动力强、外向、行为上容易强势。再者,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上来讲,他们都处于封建社会瓦解的过渡时期,西方先进思想开始大量传入,所以他们的眼界都受到教育和思想落后的影响,视野不如后来人开阔在他俩的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而相对于第一代领导人的第二代领导人则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受教育的程度上讲,邓和蒋都有留学苏联的经历,接受的思想相对比较先进。同时从个性特征上讲,邓蒋相对毛将就显得较为温和,更加适应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再者,在具有了这样的个人特征之后,时代进入改革发展阶段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在后来经济建设上,邓、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在制度建设上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比如任期制的坚守等。
二、
邓小平的领导特质
伴随着革命强势时期的过去,改革建设时期的到来,新时代对领导人特质也有了相应的不同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改革建设时期的领导人的领导特质我们可用三个词进行概括,即是:理性、开放、圆滑。首先理性主要是针对国内的发展,国内的发展涉及政策的制定,牵连全民的生活,因此必定是需要保持十足的理性的。邓小平时期的国内问题主要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因此在邓时期,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思想,为了快速树立形象,采用了东部先发展再带动西部发展的战略,也强调了先效率后公平的分配原则。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政策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国内发展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次,开放主要是指国家之间要有包容的心态。对比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盛世,其鼎盛的出现与其对外开放的心态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比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要将革命推向世界的战略,这种封闭的带“战斗性”的外交让中国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紧张气氛弥漫,这在一个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因此,邓小平时期开放、容纳的政策在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形势下都是高瞻远瞩的。最后,如果说开放是作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环境,那么圆滑即是维护本国根本利益的手段。外交的本质就是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外交家所应该具有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圆滑的处理各国与我国之间的问题,达到维护和争取我国利益的作用。而在外交上,邓小平就是一名高明的外交家,其圆滑的话语、手段折服了撒切尔夫人、菲律宾等,为我国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是一个柔中带刚的人,外表的柔和却从未泯灭其内心的刚毅。邓小平也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众多领导人一样经历了文革批斗的那段历史,但是在后来人们对其间人物的评价主要是这样进行分类的:“好人做了错事,坏人做了坏事”。显然,在大背景下,邓小平也成了做错事的那批好人中的一员。但是也正如很多人对比邓小平和周恩来说的一样,认为邓小平内心更具刚性,这也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自身鲜明的性格特征了。
三、
蒋经国的领导特质
有人这样评价蒋经国:“他的人生和选择都是独特的,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改革派,却最终迈出了这一步,这让一切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在阅读蒋经国传记的过程中,除了感慨一个人成长和思想发展的奇妙外,最让我钦佩的就是他能冲破家世、出身、教育、历练乃至意识形态的局限,务实面对变局,力求开创新局。
就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蒋经国为台湾所作出的贡献一样,他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H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