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3-09-01 18: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欢迎阅读!
德育工作,对策,存在,农村,学校
浅谈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往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当前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对策,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孩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由隔代血亲抚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机会日渐匮乏。爷爷奶奶缺乏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观念,农村小学生缺乏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随之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这也给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学校要认真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思想建设,为培养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1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忽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教育虽然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与城小学相比,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重视学生的成绩甚于重视学生的品德。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德育也缺乏相应的概念,不知道德育管理学生的意义。这使得农村小学忽视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往往只是为学生讲解理论上的知识,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校本身的资源。并且,教师对德育管理态度敷衍,只是做好了表面工作,使得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1.2 留守儿童遗留问题

农村地区大量留守儿童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很少有人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加上父母一贯采用的金钱弥补孩子成长的不正确观念,对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爷爷奶奶因为年迈导致思想相对落后,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难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1.3 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

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一般只停留在思政课堂教学上,这种教学方式受教学任务的影响,一般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浅薄,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学校只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以书本呈现一切知识,老师缺乏相关的教学实践指导,使德育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渐渐沦为一种教育形式。忽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严重阻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4 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缺乏

农村小学缺乏专业的德育教育老师,大部分老师专业素质较低,一时难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使德育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另外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数学语文学科占用,老师缺乏接触先进德育教育教育理念的机会,学校缺乏专业的德育教育师资团队等,都会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的发展造成阻碍。


2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提升的对策 2.1 转变教师观念,规范德育管理

教师的观念对于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教师若是能够重视,意识到德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就能够更好地将德育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自觉地为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若是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就难以重视德育管理工作会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开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时,我们可以先组织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引起教师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例如,我们可以搜集各种知识分子犯罪的资料,如熊猫烧香病毒的传播等,制作PPT展示给教师,让教师意识到:知识分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缺乏良好的思想品格,很有可能会被其它事物所引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且知识水平越高的犯罪分子,其犯罪的行为影响力越大,造成的后果会越严重。由此,转变教师以往对德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德育的重要性不如学习文化知识的观念,引起教师对于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落实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将德育管理贯彻到自身的行动之中,杜绝之前存在的轻视德育管理工作,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做表面工夫、蒙混过关的行为,在生活中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不自觉地向教师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促进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尊重和关爱学生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件棘手又不可避免的工作。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缺乏家长的关心与关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导致留守儿童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变得自卑、内向,对他人的评价异常敏感。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就显得尤为重要。留守学生甚至会将教师当作自身最信任的人。因此,教师要负起责任,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我们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多加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被关心。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德育管理工作规划,引导教师运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将学生作为自身的朋友而非学生,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多和学生聊聊天,向学生倾诉自身的情绪,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而非对立关系,使得学生也能够在遇到烦恼时毫无保留地信任教师,愿意向教师倾诉。同时,定期组织师生关系大比拼,将教师与学生组织到一起,考察他们的默契度,比一比哪个班级的师生关系最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向教师学习,学会去关心与关爱他人,逐步养成乐于助人、热情大方的性格,尽可能去除留守儿童的经历对学生自身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建立自信自强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不能一味地让教师去管理教育自己班级内的学生,而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只是让教师进行管理,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对教师形成依赖。而学生总是会升学的,到时候会由其他教师继续教导。学生到了新环境以后还需要逐渐对新的教师培养信任。这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变得自立自强,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也要注意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教师开展班会,在班会上向学生举例说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对于自身的意义。随后,教师可一步步放手班级内的管理工作,在班级内设立各个班级委员,共同管理班级;对学生付以充足的信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管理,主动地对班级内的管理条例进行修改,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老师和家长方面要注重沟通,密切联系,时刻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动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让学生可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易礼洵.新时代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2]茹永忠.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07) [3]孙文敬.论班主任在农村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课程().2018(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F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