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运城学院外语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运城学院外语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英文标题、中文标题
中文标题可带副标题,英文标题不用副标题。 回车折行时注意题目中短语不要破开。
2、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5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词。关键词3-5个,能反映全文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并译成英文。
“摘要”的写作:叙述自己的文章主要内容;并且把文中的重要观点陈述出来。
3、正文
3.1 排版基本要求:
一级标题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以及文献等,一律使用
小四Times New Roman字体,汉语宋体;图标、表格的题目和表中内容、数字等使用五号字; 1.5倍行距;
页边距上下左右一律2.5cm;装订线1cm; 排版两边对其; 3.2 正文格式要求: 3.2.1 文内标题
单独占一行;一二级标题顶格,黑体;三级标题前空两格,非黑体;
3.2.2 层次编码
全文使用: 1. 2. 2.1
2.2 … 3.……
3.2.3引文标注
文献引用要和正文后的文献列出一一对应。正文中文献标注格式如下: 只用作者的姓,不用名、缩写等:如:
Nunan (2003:45-50) proposes that reading ability involves ….
Some reading researchers propose that reading involves neuruolinguistic ability and
psycholinguistic ability…(Nunan 2003:45-50; Carroll 2006:55).
3.2.4 图表表格
所有图表要有相应名称标题;
表格的上方标明表序和表题:例如,
Table 1. Using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Devices among Hongzhiyi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图表下方标明图标顺序和图标题目:例如,
Chart 1. Semantic Web for Maybe You Should Have A Relax.
图表含义要有具体解释说明;表格数据要进行数字意义的解释说明。 3.2.5例句
例句较多时,按顺序号⑴⑵⑶⑷……将之编号。 每例另起,空两格,回行时与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
4、致谢 5、参考文献
5. 1 参考文献著录基本要求
每一文献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专著号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文章为[A],期刊上文
章为[J],专刊为[P],博士论文为[D],标准为[S],词典及其它未说明的资料,如会议论文等均为[Z]等。[J/OL]表示网上期刊文章。
中外文参考文献分别排列,外文文献部分排在前,中文部分排在后,用序号[1] [2] [3]……将
所有文献编排起来。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 第一责任者姓氏在前,名在后,姓和名之间加逗号;非第一责任者名前、姓后; 外文书名和期刊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
出版社名可以简写,如:University Press可简写成UP;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可简写为外研
社。
无名氏著作的顺序也是由著作名中第一个关键词的首字母顺序决定。
5.2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著作
[1] 黄国文. 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4. 2)译著
[3] 〈英〉福勒. 语言学与小说[M]. 於宁,等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期刊文章
[4] 徐盛桓. 语言学研究中的问题[J]. 外语教学,1990(2):1.
[5] Hilles, S. Interlanguage and the pro-drop parameter[J].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86(2): 33-52. 4)论文集
[6] 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 别林斯基. 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 Fathman, A.K. and E. Whalley. Teache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Focus on form versus content[A]. In Kroll, B. (e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报纸文章
[9]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6)网上电子文献
[10] LaPolla, Randy J Grammaticalization as the Fossilization of Constraints on Interpretation [Z/OL]. (20050-03-04) [2005-06-17].
http://personal.cityu.edu.hk/ctrandy/GACRT.pdf.
[11] 莫 荣. 2007年就业:改革中的制度完善与创新(1)[EB/OL]. [2008-06-18].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8zgshxs/2008-03-25/content_13601860_2.htm.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