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矛盾发展探析

2023-08-18 11:3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矛盾发展探析》,欢迎阅读!
亚里士多德,探析,视角,青少年,矛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亚里士多德哲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矛盾发展探析

作者:杜辉华 郭晓蓓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2

摘要:人类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且还能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基于古希腊哲学大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立足于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问题。运用亚里士多德对于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及其伦理学中而产生的幸福主义、中道思想等哲学观点来思考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哲学;青少年;心理矛盾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高速期,因此往往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心理矛盾问题尤其常见,像是求知欲望强烈和判断力较低、理想与和现实、情感和理智冲突,等等。为了更好的分析和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和采用古希腊有百科全书式之谓的哲学大家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思想,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和厘清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矛盾。 一、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存在时,把形式逻辑和哲学进行了结合,最终形成了是之所以为是的形而上学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存在体系其实可以看成是以为核心的范畴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其存在论不仅要确定,还要通过规定作为实体的存在。存在的第一实体可表示为形式和本质,即可表示为理念与本质。存在的第二实体可指属性和范畴。即可说是既不表述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发展矛盾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因为青少年普遍富有多种多样的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现实生活中处处都难免遇到困难与挑战,若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努力来面对这些存在,容易受到挫折,难以实现理想,从而悲伤失望、一蹶不振。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观去解读青少年心理发展矛盾呢?这里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展开。

首先,需要树立起关于存在的信念,使青少年能够以理智的态度去接受和直面各种问题的出现,从而方能有助于其追求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坚韧不拔的信念。

其次,是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联系与区别。尽管存在的本身就成为了对于的映证,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现实中存在的实体都可以称之为存在。人们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残酷的。这句话准确的道出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普遍看法。在面对现实的磨难与曲折,青少年远大的理想与信念难以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不可磨灭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在树立理想时依托于现实,而在现实受挫时又能鉴定理想。

最后,要关注如何将存在落到实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关键正在于青少年能够认清是谁”“我想做什么,只有认清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纯粹的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奋斗,才能持之以恒去求得成功。

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厘清心理发展中理智与现实的矛盾,明白人生理想的实现应该将理想从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杜绝好高骛远,坚持脚踏实地,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构成了它的伦理学的基础,其伦理学试图回答关于苏格拉底最高的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观点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其可分为幸福主义、德性伦理学、中道学说、政治伦理观。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情感的不稳定时期,缺乏理智与控制力,遇到事情困难往往容易冲动行事,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对当前的一定事物的意识与态度,而理智是人们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判断是非,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何平衡并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我们可以藉由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和中道学说来进行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幸福是每个生命的自然目的,自然也就是最高的善,因此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幸福主义。要想获取幸福,必须依赖于有德性的活动,同时也必须能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好处,才能获得追求所需的源源不竭的动力。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幸福应该是适中的,快乐的生活与道德的追求之间应该保持平衡。一方面幸福的本质和目的无疑是道德;另一方面幸福的外在充分条件是能够使人感到快乐,但二者的权衡取舍必须符合理性的标准,这也就是其所特别强调的黄金中道

这里的中道指的是人的情感和行为的适中,即在幸福的生活和道德的追求之间的适中,这要由人的实践智慧所决定。例如,青少年时期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增强,性意识开始觉醒、性机能不断成熟,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而这个时期的男女交往之间及其敏感、容易冲动,常常表现为激情。但此时他们的思想却尚未成熟,道德观念薄弱,意志力低下,强大的生理冲击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处理情感上的欲望与理智上的克制,我们应该把握幸福与道德的适中,在追求快乐幸福的同时要遵循道德的规范,学会用理智控制情感,使用正确的情感态度对待事物达到理智上所要求的目的。 三、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优秀的哲学智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现出了哲学神奇与美好,值得我们的学习思索。在面对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发展矛盾时,我们就可以用哲学的思维辩证地追溯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陈世海.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杜辉华(1997),女,陕西渭南人,安康学院政治社会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郭晓蓓(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安康学院政治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3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