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新课程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欢迎阅读!
浅谈新课程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和交流,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法和阅读,往往忽略了听、说的能力培养。因此,加强口语能力训练,从初中学生中就开始培养口语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最自然的过程,就像我们从小学母语一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和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旧的教学体制改革向新的体制转换过程中,我们往往很重视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我认为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上日程,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口语的能力。
一、 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在国际一体化日趋明显的当今社会,英语已经受到各国政府与国民的高度重视。英语口语的流利运用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是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成功的条件和前提,是人才素质的一种体现,是素质教育开展有效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反映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口头能力的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能讲一口地道、流畅的英语已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从某种意义讲,能否掌握好英语可以影响到个人一生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功。
二、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学生的通病是:书面阅读勉强过得去,口语不行,听力很差,书写凑合。由于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及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限制,在绝大部分地区,学生只能在试卷上书写英语,而不开口讲英语,学的仍然是“哑巴”英语。这种状况首先和我们的教学体制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分数,认为学生考了一个高分数,就说明学生学好了。这种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的只能是口语能力、交际能力不高的学生。其次,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有一种符合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口语教材,就算有,其内容要么与英语国家语言现状脱节或者说滞后。我们学习英语口语的第一步是要选一本好的口语教材。口语教材最好是附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介绍,因为很多中学生英语不知道怎么说其实是句型的积累量太少了,总是想一句中文,再把这句中文翻译成英文说出来。市面上的口语教材良莠不齐,只把内容呈现出来,但如何运用却不提级,很有局限性。再次,由于目前诸多条件的限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的不同,在绝大部分地方,英语教学都是有中国老师来承担。一部分英语教师自身的口语水平有待于改进。最后,在非英语国家无论是教授英语还是学习英语,都缺乏一种英语的交流环境。这些都导致口语教学难以开展。
三、口语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首先从大的方面入手,改变旧的英语教学体制。从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这只能由国家的政策方针去宏观调控,有广大英语教学者去具体落实。其次,英语口语教学中不能没有一本好的口语教材。要和国际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所编写的教材一定要和英语国家现今的语言运用同步走。毕竟语言是
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更新的。再次,提高师资力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教授口语的英语老师的英语综合素质要有一定的高度。要在语音、语调、英语语言知识、文化底蕴方面全面提高。最后一点,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充分调动学生提高口语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破口语入门教学,克服方言影响 。首先,掌握好26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尤其要熟记含有共同元音音素的字母。其次,掌握单词的准确读音。自己发音不准确,即使是很熟悉的词,听起了也如同生词一般,要么把它误听作另外一个读音接近的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读准单词,尤其要注意分辨长元音和短元音,单词重音也不可忽视,如将“fifteen”误听作“fifty”。再次,平时注意加强数字、年、月、日、时刻、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训练,注意区分发音易混淆的数字。最后,把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突破口,并将之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方言对英语的影响。
第二,要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如何做才是行之有效的呢?我认为,要善于调动学生说的兴趣,英语教师可以运用交际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在运用交际法时,学生的错误被视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而无需受到指责。交际法的使用方式多样,其基本方式是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意义的对话或讨论,课堂上经常采取两人对话、几个学生为一组的小组活动或全班讨论的教学形式。英语教学情景的设计要求尽量真实,一般都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或经常邀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与学生交谈。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 、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当然,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也能够很有效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第三,树立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而更多的同学却表现得极为“内向”,不善言辞,若要其当众“露一口”,定会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绝大部分学生不敢亮出自己。分析形成此种反差的原因,不难发现,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但就是不敢迈出第一步。总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如别人,害怕说得不好被其他同学笑话。不少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自信心,不敢轻易表达开口。为此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战胜心理上的障碍,克服“说”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知难而进;对“内向”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在小错误上纠缠不清,更不能要求学生百分之百正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评价恰当,会激发他们对“说”更大的兴趣,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使其乐于说。教师对学生发言恰当的肯定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口语教学要坚持正确性和流利性并重的原则,并强调得体性 。 口语训练要尽量做到在正确性的基础上强调流利性,在流利表达的同时强调正确性。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赞美,少批评,从而让学生变“不敢说”或者说“要我说”为“我要说”。
第四,英语口语教学要和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听和说是构成口头交际的两个相互依存体,交际双方听和说轮流转换,才能使交际进行下去,因此,听说训练不应截然分开,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材中的任何说的材料都可以先听后说,任何听的材料都可以先听再说。阅读材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练习的素材,可以围绕阅读材料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而通过写的方式,有可以巩固提高英语口语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培养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它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情景对话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兴趣与能力。综上所述,只有真正认识到阻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实质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有希望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以真正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