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与孩子沟通“早恋”》,欢迎阅读!

浅谈——“早恋”
每一年都有因早恋而丧失“生命”的个案。家长们不可避免或多或少会有类似问题。早恋越来越早,小学生开始有恋爱语言传递,初中生手拉手有亲密行为在大街上你一定能目睹,有的甚至发展到严重的开房行为。 你重视了么?是孩子的错,还是你的错呢?
偷偷摸摸的爱情,反而更具有诱惑力,早恋你越是压抑他的欲望,这种欲望就越膨胀。
一、 预防
了解了孩子早恋的心理,生理机制,及其它的表现及危害。再好的办法莫过于防患于未然,将爱情的种子在最大程度上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让它开花结果。 二、 疏导
可对早恋产生的后果,不妨说得稍微严重些,让孩子产生畏惧感,思想上不敢涉足早恋。不能禁止男女同学间的交往,要允许他们有适当的接触,建立同学间的友谊。让孩子明白:因身体的发育,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这说明他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不点”了,值得庆贺。但对一个同学有喜欢的感觉,并不等于爱情。这个年龄段,还应以学习为重。早摘的青青果子,总是苦涩的。最终是要枯萎的。适当的年龄,适当的时机,才能作适当的事。 三、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课外的一些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宣泄。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培养自信心,可以增加与不同异性的交往,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偶像化。使性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四、 培养异性的交往态度
生中常见的问题是对异性同学间的交往采取或扭捏或胡乱取笑或猜疑的态度,有的学生甚至一见男女同学说话,就猜疑他们是好上了,还到处传播流言,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要加以引导和校正。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告诉孩子:异性首先是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具有共同的人性及各种心理活动。现代社会中,男女共同学习、工作,参加各项活动,平等合作。男女同学一起学习、活动、商量事情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谈恋爱。对异性不适当的神秘感、隔膜感、差异感都应打破,用封建社会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有大防等来束缚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必要而且有害的。引导同学们将注意力放到学习和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上去,这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五、 引导
早恋的原因往往比较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有的是受对异性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被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而产生好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才能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情感的一致、观念信念情操的一致对异性长久相处的重要性,孩子不可能对此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而且对他们而言,将来各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都是难以预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情感也将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他们现在的好感或爱慕将来很难变成现实。因此,要积极地引导同学们——明智的做法是止于好感,止于知心朋友。 六、 沟通
与孩子一定要有顺畅的沟通渠道,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1、注意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不要引起其他同学的误解。
2、谈话要以疏导为主,不要当作犯错误而严肃处理,为下一次谈话设置障碍。 3、一次谈话后要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不要快刀斩乱麻,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4、谈话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感情的抚慰,以免伤害其心灵。 4、关爱——对孩子早恋进行教育的良师益友
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恋爱是不能禁止的”。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一旦发现学生有早恋现象,不管是否证据在握,都不能发火斥责、羞辱打骂,而是要用心关爱,正面疏导,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在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经济尚未独立,事业尚未定向,各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就过早谈恋爱,对自己身心发展和现在的学业、生活等都极为不利,一旦发现他们有早恋迹象,就要及时谈心,机智地暗示、点拨,力求将早恋消除在萌芽状态;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增强自控能力,学会驾驭自己的感情。切忌动辄批评,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大肆声张,大发雷霆,大打出手,这样,只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他们的早恋进程,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互相鼓励,互相吸取力量,以共同抗击打击他们的“敌人”,身处困境的共同遭遇会促使他们情感联结得更加紧密,为了寻求温暖和慰籍他们甚至会做出越轨的举动。一旦闯下大祸,他们中有的人不是出走躲避就是自断性命以求解脱。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惨痛!天下的教师和家长都要牢牢记取!
总之,在预防和处理早恋的问题上的方法很多,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家长的工作一定要细致,并力求实效,要让孩子感受到到是在处处关爱他、帮助他。
qq:11395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