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欢迎阅读!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五
年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在职业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初步探讨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路径,以期为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1]。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即“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2]。“洋葱”模型是把学校文化当做一个整体,由外至内分为三层,即表层、中层和核心层;“冰山”模型是把学校文化分为两层,一层是隐性结构;另一层是显性结构。“冰山”模型学者把校园文化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直接观看到的结构,称之为显性结构;另一部分是隐藏不可见的部分,称之为隐性结构。目前普遍易被大家所接受的是“洋葱”模型。 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
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文化环境建设为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我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骨干校建设单位,在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2012年学院明确将教学系部文化环境建设竞赛活动纳入学院年度重点工作。
学院建校近60年,我院南校区作为五年制高职的育人基地,在推动校园文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建设活动一方面使以来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深入师生内心并形成内化于心的自觉行为准则,一方面通过建设活动提炼具有校区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文化环境育人氛围。
1.加强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是对学校根本问题的看法,是学校自主构建起来的教育哲学。 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外在物理环境建设为承载,传播学院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建出外在的物质环境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育人环境。建设活动分三个层面开展。首先是学院层面的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将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校训、校徽、校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荣八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首都大学生文明公约、学院文明教室公约、北京精神及诠释)等方面的内容上墙,以物质形态的方式,强化视觉宣传的育人氛围营造,在公共场所、教室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进行宣传布置,营造氛围;其次是校区层面的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根据学院对五年制高职的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定位,提炼出了五年制高职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与
行为模式;第三个层面,我们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建设活动涵盖:北京精神、校训精神大讨论、班训、班徽、班旗、班歌的设计、板报设计、班级特色文化角落建设、班级育人环境建设等内容。 2.加强体现职业特色的制度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为现代社会提供合格的就业者,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校园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为了顺利的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具备自身特色,适应自身发展的制度文化。为此,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强学院已有各项制度的宣传的引导的教育,突出学院制度文化的教育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及整合功能,另一方面我们重点建设以体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制度文化。 3.加强体现学生年龄特点的物质文化建设。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会改变。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其物质文化是对外展现自我的名片,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风格、学校实力和学校特色等,对内则是一张有形的意义之网,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师生们的道德观和精神世界。一般包括学校地理环境、校园环境的设计与布局、学校基础设施、学校建筑、雕塑、纪念碑等主要内容。
近60年的建校史使学院已经积淀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浓厚物质文化氛围。我们在校区物质文化建设活动中,定位为建设具有校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的物质文化氛围。主要建设区域为教学楼主楼中厅及楼道。中厅总体建设定位为“专业有目标 学习有榜样、活动有舞台”。树立专业发展目标方面,我们结合五年制高职生来自于学院六个教学系14个专业的实际,设计了就有专业特点文化墙,充分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的内容;传承时代榜样精神方面,文化墙通过宣传年度经济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及年度道德楷模,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动态以及通过以道德楷模为榜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留下青春无悔足迹方面,我们通过文化墙展示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的充满活力的青春风采,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服务他人中成就自我。 结束语: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院校要应该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给学院发展所带来的蓬勃活力,这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余清臣,卢元凯,学校文化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家爱,葛树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 联大学报,2011(6).
作者简介:孙红梅,女,副教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z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