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摘1

2023-03-01 23:4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博文摘1》,欢迎阅读!
文摘


微博文摘 1

1.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曾说过: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一句话能够使人破涕为笑,一句话也能使人暴跳如雷,所以慎言是一种好习惯,也是一技巧!更加是一种控制管理自己的能力!

2.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列夫·托尔斯泰

3. 我还相信工作的价值——越辛苦越好。不工作的人有太多的时间来沉溺于自己和自己的烦恼之中。——雷蒙德·卡佛

4. 人生一世,不能读书或不肯读书,等于过宝山空手而回,损失就太大了。——张中行。在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的时候,不能读书是很多穷人的遗憾。在现社会就剩下不肯读书的问题了。我一直认为,人生不仅要有物质的生活,也要有精神的生活,甚至更要有精神的生活,没有看到精神的风景是真憾事。 5. 男人的四个优秀品质:毅力、勇敢、包容、智慧。什么叫毅力?别人认为痛苦的时候、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你看见了黑暗尽头的光明。什么叫勇敢?当你勇敢的时候会奋不顾身。什么叫包容?把所有的是非恩怨搁你肚子里消化。什么叫智慧?不随波逐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层面。—— 冯仑

6. 懒惰往往是没有信心、没有乐趣的表现。当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觉得做与不做,努力与不努力没有多大区别时,他自然就会自我放弃,就会懒惰起来。所以,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和评价标准,让平庸的孩子也能够创造不平庸的业绩,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享受成功的快乐。 7.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张爱玲

8. 教养,就是要让自己舒服,也不给别人添堵。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在清洁的房间,你不会旁若无人的点燃香烟。而是在乎别人,理解别人,关爱别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9. 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小到找出个错字,大到将一本书都据理否决。——陈村。有些书,只要大致翻翻,不值得深究。有些书,需要仔细阅读,弄清来龙去脉。有些书,不妨想象它为敌人,去发现其中破绽,找出其间问题,甚至否决了这本书的合理性,你就站在了这本书的肩上。

10. 德国学者用关键能力阐述我们理解的核心素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对于每个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那些能力。雷茨把它概括为1,事物意义上的行动能力(方法能力)2社会意义上的行动能力(社会能力)3,价值意义上的行动能力(个性能力)。三者对应着做事、做人、心灵。 11. 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美)爱默生。为什么读书人必须是一个发明家?爱默生是想告诉我们,只是简单地知道书中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对于这个社会没有新的贡献,增加新的知识、智慧与价值。只有同时成为发明家,发现书中未能阐述的道理,产生新知,这才是读书的目标。

12. 有人说: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问一友人,对方淡然自若地答:因为幸福从不比较,若与人相比,只会觉得自己处境悲凉。-——梁文道 13. 书籍不仅对于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于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




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俄)乌申斯基。过去讲开卷有益,其实开卷未必有益。且不说有许多书不值得一读,即使许多好书,对于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或者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人来说作用也很有限。

14. 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朱光潜。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一个图书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读一百遍不太现实。但是,朱先生提出至少读两遍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其实,就是先粗读再精读。 15.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事先警示你,为了继续活下去该怎么对付。你明白吗,这就是孤独。你必须独自对付,孤独就像电荷一样,你能承受一定数量而不致失去。BY威廉·福克纳)

16. 书就像是不断改变面目的朋友。——(美)安德鲁斯。其实,书始终没有也不会变,变的是我们读书的人。安德鲁斯说,你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本书,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正如在养病的过程中读书和康复以后读书,会发现书的启迪不一样。所以,有些书,是需要重读的。正如朋友,是需要持续地交往的。

17.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旅行者》

18. 如果你掉在坑洞里爬不出去,有人扔下绳索,你再弱都要抓紧绳索,坚持到底爬出去。人生有很多这样的坑洞,你除了大喊救命,你自己拼命了吗?如果你正在人生的低潮,要经常想想:绳索在哪里?双手在哪里?你离洞口还有多远?如果你不抓紧,会不会又掉下去?许多死在坑里的人,都因为只想求救,忘了自救。(刘墉) 19. 某项调查表明:手机没电或忘带,70%的人感到焦虑。你说咱们焦虑什么呢?太平洋那边的事不知道又怎样?范冰冰李冰冰和谁好上了关你何事?就算白富美或高富帅失联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老外倒清醒: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卡尔的老外出了一本书《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林少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yh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