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教学中的情商》,欢迎阅读!
浅谈教学中的情商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任性、不合群、经不起挫折、承受力差等缺点。甚至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或考试成绩不理想,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究其产生原因,并不是孩子的智力、智商有问题,而是智力因素之外的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上称之为情商)引起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导致人们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占20%,情商则占80%。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思考与探索,论述情商與智商的异同、情商在教育中的意义、情商的培养等,加强和改进情商教育,进而让情商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让教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标签:小班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一、 什么是情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的《情商教育》一书中,把情商概括为自我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即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指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自我管理能力,即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指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自我激励能力,即指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认知他人的能力,即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指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际交往的能力,即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指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
二、 智商与情商
智商是对人们智力水平衡量的标准,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个人的智商受先天素质和婴幼儿期环境的不同影响,存在一定个人差异。情商则不同于智商,除了与先天气质有关外,主要是在后天培养的。两岁之前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而且可以在任何年龄改变。
一个智商高的人,并非一定成才,而智商不很高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能成才。缺乏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即使“天才”也会夭折。一个成大器的人,必须在具有正常智力的同时,还伴随有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中韧性、耐力和毅力对人的成才,具有潜在的、强大的和持久的推动力。
三、 教育与情商
回顾我国教育,最关注的是学生分数。只要考高分,便是一好百好。对学生只看中书本知识是否掌握了,却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看问题的态度、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我国教育重视的是智商,注重智力开发,而
把情商冷落到一边。以致孩子身上出现种种问题,遇到一点挫折、一点指责、一点困难,就无法面对,无法承受。那么,即使你满腹经纶、知识渊博,但面对这个人才遍地、竞争激烈的社会,你又如何去适应和发挥呢?教育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绝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要从各方面教育引导学生,为其以后的人生铺好路。
四、情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主动做事、自觉学习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自觉、主动要从兴趣开始,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友善地去接纳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和自己所代的课,感到上这门课轻松愉快,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进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其次,老师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多鼓励、多肯定,上课时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问,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对进步和努力的学生及时鼓励,让其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信心和兴趣,在轻松的心情中,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再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的都有一种体验:“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自己多动脑、多动手、多实践,才会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总之,要让学生主动、自觉,这不管是在眼前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都很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意识
自我意识 ,指正确地评价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就会在为人处世上把握好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有自己的分寸,会时时激励着自己加强自己的能力去适应社会,而且经常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比如一个学生有很好的自我意识,那么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成绩没别人好而想不开,就能够认识到原因在于自己的付出没别人多,因而鼓励自己主动地去学习,通过努力超过别人。参加活动也会从自己的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份,如知道自己的力气小就不会去提一桶水,免得摔破了桶。走入社会,也会从自己的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不断努力,逐步发展,最终走向事业的成功。
与自我意识一样,情绪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的成败,除了客观原因外,还受情绪的影响,有一个好的情绪,就会有一个好的心境,保证自己的头脑清醒,思路敏捷,逻辑严密,做起事来既省时又不会出错,反之,如果我们被悲观、消沉、烦恼等不良情绪所困,并难以自拔,就会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严重的会心灰意冷,精神崩溃,又怎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好多事呢?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良好的自我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美国一位小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随时注意自己情绪的意识,每天在上课前先要点名,如果学生感到自己的情绪好就喊“九”,情绪不好就喊“三”。这看起来 是一件小事,却能够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小学生都
有一个习惯,就是当与同学发生口角后,都会去找老师评理,在这样的小事中,老师要极为用心,让他们说出发生口角的原因,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立场,最终解决问题。此外,每节课之前的导入语也是很重要的,学生的课外活动多是很兴奋的,或者很高兴,或者很兴奋,这样的情绪都会影响上课,如果这时候马上就开始讲课,将会白费口舌。导入语既要让学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又要引出新课的内容,在课前要充分准备,让学生能在这段时间里,快速地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回到课堂上来,并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从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始终能有一个平静的心情,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一旦形成习惯,将会受益无穷。
(三)、培养学生从小认识他人的情绪,关怀他人。
小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注意他人。当进入学校后,环境的变化,使他们很难适应。老师要多关心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别人的关爱,影响学生去关怀别人,互相帮助,和平共处。例如,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批评,下课后这位学生觉得很委屈而哭了起来,旁边的几位学生便幸灾乐祸地讽刺挖苦、嘲笑。经过老师的教育引导,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集体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快,体会同学间的友情。多关怀他人,注意他人的情绪,当别人不开心时多开导他,处理好同学间 关系。这是很这样的,因为今天是同学间的友谊,明天就是大社会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将会影响到事业的成败,应从小引导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发展。
总之,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个人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忽视情商。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是:通过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加了还是减弱了,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减退了。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学生明天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能力、习惯、自我意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一句话,即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情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y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