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格培养】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欢迎阅读!

【性格培养】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
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今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在广州市妇联、王老吉药业举办的“三公仔·爱子有方”爱心公益活动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称为‘基础教育’,可以使儿童充分吸收知识的营养”。冯教授强调,主教的早期教育托儿所在家庭中,家长应承担儿童早期教育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有四条法则需要遵循--- 第一规律: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这个最好的时期往往是无济于事的。以听音乐为例。在婴儿期,儿童的听力非常发达。他们可以分辨钢琴上的88个半色调,错过了音乐发展的最佳时期。当他们年轻时听钢琴时,他们只能听44个半音。在中年,它几乎是“五声的”。
第二规律: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
我们把健康视为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人生,父母会好好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食物、衣服和更少的疾病,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视为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我们心理不健康,就很难成为天才。孩子们可以受益于产前教育、更多的运动、学习与他人交流、学习音乐、舞蹈、艺术造型、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和其他活动。
冯教授解释说,“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条规则:通过阅读图片广泛阅读
“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可冯德全教授认为,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 小孩
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
冯教授提倡运用生命渗透法、趣味阅读法和游戏活动法帮助儿童认识和阅读。就像学习辨认物体、走路、说话和听音乐一样,每个孩子都能在三岁时无意识地摆脱失明,阅读,并在五六岁时广泛阅读。
第四规律: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品格是人生成功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训练在早期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大”,是指三岁之前的第二次怀孕(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性格优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达82%,其中有25%性格恶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注意培养孩子“七大优良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会被殴打或责骂。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为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责骂下学好。培养孩子依赖于潜在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们的榜样。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s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