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韩影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22期
摘 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 日语教学 兴趣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060-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跳出教材框架,学活课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具创造力,也成为我们新世纪日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试结合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营造活泼、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自我压抑中解放出来。在和谐的人际互动中,让学生受到激励启发,引起思想共振,产生一系列新的设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始终用“爱生”这块磁铁紧紧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气氛。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浴春风,不知不觉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树立起学生学好日语的心理优势,有了这种心理优势,孩子的认知动机、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激发,从而为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 二、激发求知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
有许多学生误认为学日语就是死记硬背,课堂上只要跟着教师的步伐,一切听从老师的,无需动脑筋去思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日语学习也需动脑筋思考,日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进行日语会话,做日语练习,学习日语的基础知识都需动脑筋考虑,并用心去体会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用日语的绕口令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绕口令在日语中称为早口言葉,也是一种游戏。下面就是几个日语中绕口令。 → なまむぎなまごめなまたまご。 (生麦、生米、生鸡蛋。)
→びよういん、びょういん、おもちや、おもち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容院、医院、糕饼店、玩具。)
→となりのきゃくはよくかきくうきゃくだ。 (隔壁的客人是真爱吃柿子的客人。)
又如:学生死背单词,往往比较乏味,难记,若教师在教一些词时,把一个单词理解之后则更容易记忆。例如:在学习日回り——ひまわり(向日葵)这个单词,首先已经知道“日”是太阳的意思,“回り”是转的意思,我们想想:向着太阳转的当然就是“向日葵”了。再来分析鸡(にわとり)这个单词,对它进行一下分析,にわ是什么意思呢?汉字是“庭”,“とり”又是什么呢?我们一看可以知道它是“鳥”的意思,也就是说にわとり就是“庭院里的鸟”,也就是“鸡”的意思,这样一遍就记住了,而且不会忘掉。
常言道求知欲与好奇心密切相关,可以说,求知欲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学生学日语,对日语的特点、日语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都有种好奇心,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心之火。因此,日语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敢疑好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需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具备四大功能:接受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应用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设计10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由课堂提问的客体向主体引导,从而扩大日语课堂活动面。适时把这种激情引导到学生的“创作欲望”上,让他们把所问答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或采用同桌设计问题相互解答,或设计编成短剧本,或独自整理成书面报告,最后教师再加以详细的批改,这样虚实结合,口头与笔头互补,学生的日语能力往往提高很快。 四、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课堂评价中,笔者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能马上说:“いいえ、違います”,而是说:“もう一度よく考えてください”。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住绷耸拢窃诖砦蟛糠窒旅婊撸⒃谂员咦⑸稀埃俊保疽庋倏悸强悸恰?.分层次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儿的,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课堂中一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动口、动眼、动手、动脑,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思维中。在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好“五环节学习法”:课前认真预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后及时梳理,自我测评、独立纠错。做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造就四种能力:一是自学能力;二是创造能力;三是应变能力;四是社交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作为一名日语老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创新的精神播散到学生心田,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收获一个创新的明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李英杰,许罗莎.标准日语语音教程[M].广州: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 [3]黄涛.浅析大学日语听力教学改善[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3). [4]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若干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责任编辑 李 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p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