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要点》,欢迎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今后入小学、中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条件。
一、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
首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要让孩子养成会看、善看的观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它是智力的基础成分。良好的观察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系统、科学的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在幼儿园的游戏、学习活动过程中,经过家长、教师的精心培养和训练,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多看看周边的事物,久而久之幼儿的观察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二、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所谓倾听就是仔细、认真地听他人说话,而且还耍理解他人话语的意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里明确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发言。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倾听能让孩子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莫里斯也说过:“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耍学会听人家说话。”其次,倾听是学习的基础,从学前期到学龄期教育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上小学后的学生是通过听课和作业来获得知识技能的,因此学前期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倾听不但能使幼儿准确地听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而且还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别人的印象,善于倾听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三、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要培养孩子的大胆与自信。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害怕自己回答错了;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已经习惯不举手回答了;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问题太难。我认为对待发言的幼儿,要以鼓励为主,对于经常发言的不管对错,先肯定。对待没发言的孩子,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胆小的孩子,偶尔一次发言也要大大地表扬。另外,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发言句式,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来补充……等等。
以上资料由成都指南针幼师学校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p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