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导学案 (1)》,欢迎阅读!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导学案
第一课时 1.采薇(节选)
【学习目标】
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背诵古诗。 学习过程
一、了解《诗经》
二、读准诗歌,理解诗意。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
3.理解诗意。
三、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理解“杨柳依依”。
(1)“杨柳”是什么样子的?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2)读出你体会到的美。
2.理解“昔我往矣”。
(1)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教学预设:昔我往矣)
(2)猜猜诗中人打算去“往”哪里。
(3)为什么出征?
(4)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看到了依依的杨柳。这是为什么?
(5)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思乡之情。
(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读“雨雪霏霏”,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学生进行拓展想象,口语表达。)
(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短短16个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诗中没有一个字写到我们所感悟到的“情”,作者把“情”融汇在了哪里?(景物)
2.这就是情景交融,这也正是《诗经》的魅力所在。
四、引导背诵。
五、总结学习方法。
小结: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课堂检测:
一、给汉字注音。
( )昔 ( )矣
( )霏 ( )哀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昔我往矣( )
2.杨柳依依 ( )
3.雨雪霏霏( )
4.行道迟迟( )
5.载渴载饥( )
6.莫知我哀( )
三、默写填空。
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 。“依依”形容 。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 。“霏霏”形容 。
4.“行道迟迟”的意思是
四、课内阅读。
1.《采薇》(节选)选自《 》。 “薇”指
2.给多音字组词。 行 载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