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2023-07-30 04:3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解读,文本,作用,环境,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作者:曹叶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

; 要: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文本中所描寫的社会环境能够使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解读文本,为读者的多元解读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以比较阅读《孔乙己》与《变色龙》为例,分别对两篇文章中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社会环境;孔乙己;变色龙

作者简介:曹叶(1993.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2

部编版初中语文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选取了《孔乙己》和《变色龙》两篇小说。 篇小说都采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塑造核心人物,并借此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的罪恶与黑暗。需注意的是,《孔乙己》与《变色龙》中除主人公孔乙己与奥楚蔑洛夫外,还描写了体现社会环境的看客——“酒客人群,分析比较这两篇经典小说中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体会作者独出心裁的构思。 1.《孔乙己》与《变色龙》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孔乙己》与《变色龙》的作者都很重视展示社会环境。《孔乙己》所展现的社会环境是由咸亨酒店中的众酒客构成的,而《变色龙》的社会环境则是由在木柴厂门口看热闹的人群构成的。两篇文章中的群体形象构成了核心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映照当时的社会背景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场所,带有浓厚的江南小镇色彩。文中,长衫主顾短衣帮喝用热水温过的黄酒,吃茴香豆、盐煮笋这样的下酒菜,这些都是江南小镇所特有的乡土酒文化,从而展现了孔乙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短衣帮一般是贫苦的劳动者,散工后到店里买碗酒,站在柜台外喝;长衫主顾则是阔气的剥削者,他们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在作者笔下,这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这一群体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而咸亨酒店则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的缩影。这些挖苦讽刺孔乙己,却十分畏惧未出场的丁举人,这两种态度的对比既反映了酒客的病态心理,也进一步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社会的病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色龙》中,文章开始所描写的寂静的环境,向读者展现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的压抑沉闷的社会环境。而随着一阵嘈杂声,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一场景突出了人群这一群体形象的慵懒无聊。 面对赫留金被狗咬这件事,人群中的所有人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屈服于奥楚蔑洛夫的淫威,敬畏并未出现的将军及其哥哥,嘲笑讽刺赫留金。当将军家的厨师将咬人的狗带走后,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这声表现了身为小市民阶层的人群的麻木不仁,展现出沙俄统治下的扭曲的社会。这正是核心人物奥楚蔑洛夫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2.1推动情节发展

《孔乙己》中的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长衫主顾短衣帮这两类酒客身上。酒客搭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为下文作铺垫。掌柜结账时发现孔乙己好久没来了,而身为小伙计的并不知道原因,情节无法继续发展。而这时,一位酒客道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了。的回答使小说情节得以继续,也为下文写孔乙己爬到咸亨酒店埋下伏笔。

《变色龙》中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由小市民构成的人群上。首先,人群中的一问一答使小说情节得以发展。奥楚蔑洛夫在调查狗咬人事件时,人群中的答话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调查得以继续,这也给了奥楚蔑洛夫第一次变色的机会。随后,人群中独眼鬼嘲讽的话语,对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斥责更加严厉。 而当巡警叶尔德林说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时,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使得奥楚蔑洛夫又一次变色,继续表演,故事情节由此被推向高潮。最后奥楚蔑洛夫并没有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灰溜溜地逃走了,故事在人群对赫留金的嘲笑中结束。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正是借助对人群的描写来推动的。 2.2衬托核心人物

《孔乙己》中,酒客的闲谈从侧面介绍了孔乙己的人生经历,使核心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例如,酒客背地里的谈论,使知道了孔乙己的潦倒经历、营生手段以及他的好喝懒;“酒客回答掌柜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时,知道了孔乙己因为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总之,酒客的谈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孔乙己的潦倒经历和凄惨命运。文中,无情冷漠的笑,也反衬了孔乙己的悲惨凄凉。孔乙己喝完最后一碗酒后,在酒客的嘲笑中爬走,这一场景使得不幸者更加悲哀。

《变色龙》中,人群的存在衬托得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更为丰富。人群中一次又一次地答话,为奥楚蔑洛夫的变色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使得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与狗的态度不断反复,促成了一次次的变色,从而使该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总之,奥楚蔑洛夫正是随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极不光彩地跟着表演,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对将军奴性第一,对赫留金官气十足,使其见风使舵、阿谀权贵、媚上欺下的性格得以鲜活刻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3深化文章主题

《孔乙己》中酒客这一群体形象是鲁迅文章中的经常出现的看客,也是当时国民性格的真实写照。作者通过描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人们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与吃人社会。更深一步讲,作者是想要通过描述孔乙己的个人悲剧来揭示当时的社会悲剧,从而能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唤醒他们的觉醒意识,这显然对深化文章的主题具有积极意义。鲁迅的小说,正是以惊醒这些愚弱的国民为目的的沉痛的呐喊。

《变色龙》中人群表现出来的小市民式的愚昧、冷漠、麻木不仁、庸俗无聊等种种丑陋本质,正是沙皇长期的专制统治所造成的。文中对小市民式的人群的描写,使人们深刻意识到沙皇的专制统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且毒化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因此这一描写无疑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从侧面加大了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批判力度。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发挥着多重作用,而作家的写作背景与写作风格的差异又会使文章有所不同。《孔乙己》《变色龙》中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体现在文章中的群体形象上,作者在描写这些人时虽然没有具体的称呼,也没有外貌、动作等方面的详细描写,却通过对他们的语言描写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对这些群体形象的比较阅读,让文本多了一个细细揣摩、慢慢品味的空间,也为读者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倩倩(2015)此非彼”——<孔乙己><变色龙>比较赏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期。

[2] 磊(2018)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基础教育》第1期。

[3]梁志辉(2015)聚焦群体,同中探异——《孔乙己》酒客与《变色龙》人群作用之比较,《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第3期。

[4] 云(2002)浅谈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语文知识》,第1期。 [5][]契诃夫(1959)《契诃夫论文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cA4.html

相关推荐